本報記者 李冰
11月11日下午,2023金融街論壇年會“金融科技創新與合規安全”平行論壇在北京舉辦。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會長陳肇雄,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李健希,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中國網絡安全審查技術與認證中心原黨委書記王連印,螞蟻集團副總裁、螞蟻金融大模型負責人王曉航,度小滿CTO許冬亮,華為盤古大模型產品總監祝曉慶等嘉賓對以大模型技術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創新及合規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
“大模型高度依賴數據、算力和人才,只有極少的企業能夠從頭到尾地完成產業級研發,尤其是在金融領域,更需要多方共建生態。”度小滿CTO許冬亮表示。
“一方面,金融領域的數據分散在各個金融機構,通用大模型缺少金融數據進行訓練,金融專業知識不足;另外一方面,如果從底層開始訓練大模型,所需要投入的算力成本非常高,比如千億級別的通用大模型,訓練一次需要付出幾千萬的成本”,許冬亮解釋道,“因此,金融大模型的產業應用需要場景應用方(金融機構)、模型提供方、訓練工具提供方等多方共建,共同參與”。
從基礎模型到落地應用,為行業創造價值,許冬亮認為,金融機構還需要處理好五大關鍵問題:一是基礎模型應該怎么選;二是金融機構自身的業務數據怎么融到大模型中;第三是如何控制幻覺問題等模型缺陷問題;四是未來每個機構都會部署大模型的情況下,機構如何構建競爭壁壘。最后是模型的安全合規如何保障。
隨著大模型技術在越來越多金融機構落地應用,如何防范大模型的潛在合規風險也備受關注。“金融是強監管行業,安全合規是大模型落地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障。金融大模型安全合規既需要監管政策的約束,更需要大模型企業自身的主動作為”,許冬亮認為,“大模型需要學習人類的價值觀,保護好用戶的個人權益,確保輸出結果可信可控”。
(編輯 何帆)
11:59 | 寧夏加力推進東西部科技合作 2025... |
11:59 | 近300家企業參展 低空經濟博覽會勾... |
11:58 | 電線電纜業務表現突出 通達股份上... |
11:39 | 群核科技推出3D高斯語義數據集 為... |
11:37 | 央行、外匯局擬建立本外幣一體化的... |
11:36 |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主管合伙人張京... |
11:35 | 海亮股份完成董事會換屆選舉 “85... |
11:25 | 萬興科技加速鴻蒙布局 旗下萬興腦... |
11:07 | 國創高新:擬以現金2.25億元收購寧... |
10:08 | 加速IP生態擴張 巨星傳奇擬先舊后... |
10:07 | 中國建筑2025年上半年經營訂單保持... |
23:44 | 下游需求增長 多家PCB行業上市公司...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