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冰
支付機構服務商的治理整頓工作仍在持續進行中。
11月23日,支付寶對服務商違規作業清退名單進行了更新。經梳理,這已是支付寶年內第四次發布相關打擊違規行為聲明。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因違規作業被支付寶清退的服務商已超30家。
受訪者普遍認為,支付寶此舉在行業具有示范效應,也是積極踐行落實監管要求的表現,斬斷外包服務商違規展業的空間,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打擊冒用支付寶名義
違規行為
具體來看,上述服務商違規作業清退名單中包括廈門御同付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好睡眠大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藝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青島嗨唄金融服務有限公司、青島嗨唄支付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服務商。
對于清退原因,根據公示內容來看,被清退的服務商中,有企業存在冒用支付寶名義進行“數字云街”、“本地團購”等項目推廣,發展所謂“市/區級服務商”并收取高額合作費的違規行為;也有機構冒用支付寶品牌名義進行虛假宣傳,以招收所謂如意Lite產品“區域代理”的名義收取高額加盟費或代理費等。
根據通報案例來看,黑龍江恒行科技有限公司(曾用名為“內蒙古恒行科技有限公司”)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冒用支付寶公司名義,向商戶推廣支付寶刷臉支付設備,并從中收取手續費、租賃費或商家違約金等費用而謀利。
“今年以來,支付寶開放平臺已有針對性地對假冒平臺實施招商招代理的侵權欺詐行為展開了治理。”支付寶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稱:“支付寶從不會委托任何服務商,以支付寶官方代理、獨家代理等名義,來招收二級代理商和加盟商,更不會允許利用支付寶名義違規收取加盟費、代理費和押金的行為。商家和用戶如果遇到此類行為,需謹防上當受騙。”
“對違規作業服務商清理是加強對外包服務商管理力度的實際表現。”在博通咨詢首席分析師王蓬博看來,對于支付機構而言,外包服務商能夠直接接觸到商戶,所以十分重要,支付寶持續清退違規外包服務商是符合行業監管預期的表現,也符合其自身發展需求。
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咨詢顧問蘇筱芮表示:“目前外包服務商主要存在擅自冒用持牌支付機構名義去侵害金融消費者、區域代理商等頑疾。持牌機構需對癥下藥,從源頭斬斷外包服務商違規展業的空間。綜合來看,年內支付寶清退超30家違規服務商其力度較大,據有行業示范效應。”
收單外包服務監管
持續趨嚴
縱觀行業,近年來,監管部門重視規范收單外包市場,多次組織開展收單外包市場專項檢查工作,壓實收單機構外包業務管理主體責任。同時,評級工作為外包機構提供了客觀公允的行業評價,市場優勝劣汰效果持續發揮。
從機構端來看,不少支付機構也正在加碼治理,嚴令服務商規范化展業。
如,據微信支付方面披露,近年來,微信支付已多次針對“冒用品牌”、“代理團購”等典型涉嫌違規行為采取了多輪打擊治理行動。在線索獲取上,日常除對商戶、用戶反饋等方式外,微信支付還設置了定期主動巡查等機制,不斷加強對違規現象的核查力度,對于巡查中發現問題的,經核實后會采取主動關停其權限、全面清退等措施。
微信支付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年來,假冒區域代理、虛假宣傳,是服務商違規經營的高發區。開展服務商等外包機構的規范經營與問題治理,也已是微信支付的常規動作。”
王蓬博表示:“從行業端來看,支付機構正在積極落實服務商整治行動。但也需看到,支付機構服務對象多為小微商戶或個人經營者,普遍面臨覆蓋區域廣、商戶經營分散的問題,機構對商戶的線下巡檢需要多家外包服務商的配合,相應的管理也存在難點。”
在蘇筱芮看來,支付機構近期對外包服務商的違規作業打擊治理,從行業層面來看,能夠正本清源,將外包服務商中的“劣幣”清除出市場,對于支付外包服務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構成利好。而從消費者層面看,外包服務商的違規作業也對金融消費者的權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以支付寶、微信支付為代表的支付機構嚴厲打擊冒用等行為,有利于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她同時建議,可從行業層面共建合作機制,共享違規外包機構的負面信息清單,消除持牌支付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