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已經有12家在新三板掛牌的保險中介機構發布了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保險中介機構的營業收入普遍呈大幅上漲之勢,凈利潤整體情況良好,12家中介機構中有11家實現了盈利,僅1家處于虧損狀態。
業內人士認為,保險中介市場持續升溫,加之良好的業績也對資本產生了較大吸引力。2017年以來,一批互聯網巨頭公司以及汽車、電商等多個行業代表性公司加入保險中介戰場。
11家保險中介實現盈利
東北證券分析師付立春表示,從年報數據來看,12家保險中介機構的營業收入全部實現上升,平均漲幅為52.66%;從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來看,12家機構中有11家實現了盈利,另外1家機構處于虧損狀態。其中有2家是在2017年扭虧為盈,12家機構凈利潤平均增長了139%。2017年12家保險中介機構共實現凈利潤1.5億元。
付立春表示:“相對于中國平安、中國人壽這種行業巨頭來說,新三板上的保險中介機構的主業不夠強,核心競爭力比較小,因此它們的融資肯定還是困難一些。單從新三板來看,有一個特征就是不同行業分化情況嚴重,那么在保險這塊的30余家公司中,根據競爭力強弱的情況,應該也存在一定的分化。”因此,他說:“雖然都是新三板企業,但企業間差距還是比較大,表現在規范性、持續性、成長性上。因此,應該實施差異化監管,如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方法進行自動監控。”
資本積極布局保險中介
從2017年開始,以百度、騰訊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紛紛布局保險中介行業,另有汽車、健康等多個行業資本實力雄厚的企業加入,保險中介行業掀起一翻資本熱潮。
付立春稱,保險中介市場持續升溫,是保險公司專業化經營的必然趨勢;在產銷分離的大勢之下,保險中介市場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保險中介機構良好的業績也對資本產生了較大吸引力。良好的經營業績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資本市場的中介熱潮。
截至4月11日,今年至少有14家保險中介機構獲得批準開展業務,而去年全年這一數據為25家。與申請保險公司牌照相比,保險中介的門檻相對較低,不排除部分企業以中介為切入點曲線進軍保險業。
業內人士稱,保險中介牌照受到追捧的原因,除了可以與股東主業產生協同效應外,還與它能創造一定經濟價值有關。從整個新三板市場來看,截至2018年3月末,共有34家從事保險業務的公司在新三板掛牌,保險中介公司占據31家。其中,盛世大聯的增發實施次數較多,達到5次,累計增發金額是1.34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如果從定增的角度來說,新三板掛牌企業募集難、頻率低其實算是一個共性。近3年以來,新三板市場的定增融資規模相對比較穩定,在1000億—1500億元左右,但同期的企業數量已經翻了好幾倍,這意味著單個企業募資的數額相對降低,募資難度增加了不少。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