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翠華
銀保監會近日發布組織開展人身險產品專項核查清理工作的通知,同時發布了人身險產品開發設計負面清單。這彰顯了監管部門進一步規范產品開發設計的決心,也給險企敲響了警鐘:產品設計不能唯利是圖而丟了專業精神、“工匠精神”。
監管部門針對人身險產品三番五次立規矩、搞檢查、開罰單,從側面說明行業沉疴已久,痼疾未除。比如,某險企設計的一款年金保險采取“長險短做”手法,將5年期業務實際做成兩年期,妄圖規避監管要求。該險企受到了3個月內禁報新產品等處罰。此外,2017年,僅一家大型壽險公司就對100多項產品進行了合規性改造。這也映射了保險產品開發存在亂象。
一步錯,步步錯。產品開發設計的種種問題會誘發連鎖負面反應。比如:要將“問題產品”賣出去,銷售誤導等手段就難以避免,或夸大投資收益,或混淆產品概念。這又為日后的退保、理賠埋下風險隱患,小則侵犯少數消費者的權益,大則引發群體性事件,損害行業口碑。而大量退保會危及險企的現金流及償付能力,甚至可能演變為行業危機。
這些行業痼疾與保險業急于規模擴張,脫離保障本源有關。直白地講,部分保險機構追求賺快錢,快賺錢,丟掉了為消費者做好風險管理、設計適當性產品的“工匠精神”。例如,有的險企經營理念偏離正道,成為大股東的“提款機”;有的險企精算師形同虛設,產品設計主要看領導意思,中短存續期產品董事會決議并無總精算師簽字;還有的險企曲解“工匠精神”,一門心思想著怎么“算計”消費者。例如,有的癌癥保險產品所言的“癌癥”不包括原位癌;有的險企通過文字的細微差異來偷換概念,混淆“可以續保”和“保證續保”概念,讓部分消費者誤以為“可續保至100歲”就意味著自己能得到終身保障。還有險企打著創新的招牌,越過法律法規底線,開發奇葩產品,靠噱頭來吸引消費者眼球。
對此,監管部門屢出重拳,希望凈化市場生態。此次監管核查的四個重點就很有針對性:嚴查違規開發產品、挑戰監管底線的行為;嚴查偏離保險本源、產品設計異化的行為;嚴查罔顧公平合理、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行為;嚴查以營銷為噱頭、開發奇葩保險產品的行為。
追根溯源,對癥下藥。為從源頭控制“問題產品”,銀保監會一方面組織專項核查清理工作,另一方面發布產品開發負面清單,防止險企在這一環節犯錯。當然,險企更應首先自查,梳理產品體系,清理問題產品,重新審視未來的產品開發計劃,加上合規鐵律。同時,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下、規章制度時時更新的政策環境下,保險公司必須加強學習,提升專業素養,避免出現費率厘定錯誤等問題。此外,在創新方面,險企須繃緊邊界意識,而對把握不準的邊緣地帶,應與監管機構加強溝通,從創新越界風險做好事前防范,多一些“防火”,少一些“救火”。
21:15 | 創新消費場景與多元業態協同 滬市... |
19:59 | 5月6日上市公司重要公告集錦:科思... |
19:49 | 前4個月機構調研A股2534家公司:聚... |
19:48 | 音樂邂逅美酒 茅臺王子酒點燃貴陽... |
19:48 | 立夏:預備,接收夏日信號! |
19:43 | 首程控股攜多款前沿機器人產品亮相... |
19:27 | 藍佛安:各方應堅定落實10+3領導人... |
19:26 |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出席并主持... |
19:03 | 重慶信托:2024年信托業務實現凈利... |
19:02 | 微信“五一”數據報告:假期微信支... |
17:39 | 五糧液以“和美文化”再啟百年世博... |
17:34 | 2024年上市公司薪酬榜出爐 000415...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