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以來,不少險資機構在市場調整時擇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隨著越來越多A股上市公司半年報完成披露,險資二季度“掘金圖”逐漸浮出水面。
數據顯示,截至8月18日記者發稿時,在已披露2022年半年報的上市公司中,有125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出現險資身影。其中,27家公司在二季度獲險資加倉,43家公司進入險資二季度新進持股名單。險資人士表示,目前權益資產在大類資產配置中具備相對性價比優勢,三季度A股市場估值有望繼續修復,結構性行情料將延續。
多只個股被險資大舉加倉
截至8月18日發稿時,險資現身125家已披露半年報的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之中。從險資持股占流通股比例看,平安銀行、中國聯通、萬豐奧威、勝利精密、雙匯發展、新大正、力量鉆石半年報顯示,險資持股比例均在5%以上。
從目前披露情況看,險資二季度加倉27只個股,減倉37只個股,新進43只個股。
險資加倉方面,雙匯發展、許繼電氣、宏發股份、長青股份、新大正、涪陵榨菜、鼎捷軟件、廣和通、華利集團、長纜科技、甬金股份、諾禾致源排名居前,獲險資增持數量均超過100萬股。分行業來看,制藥、生物科技與生命科學、技術硬件與設備、食品飲料等行業獲得險資青睞。
減倉方面,險資二季度對東山精密、怡亞通、通威股份、力源信息的減持規模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已有43只個股進入險資二季度新進持股名單。其中,小商品城、藥明康德、山西焦煤、東陽光、浙文互聯被險資大舉買入,新進持股數量均在2000萬股以上。獲險資新進持股的股票,較集中在材料、技術硬件與設備、資本貨物等行業。
權益資產配置比例提升
銀保監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末,保險資金運用余額達24.46萬億元,其中配置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資金余額為3.19萬億元。
分月度來看,6月末,險資配置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資金比例達到13.02%,為今年以來新高,且高于去年年末水平。今年1月末至5月末,上述比例分別為12.38%、12.60%、12.13%、11.89%、12.37%。去年年末,上述比例為12.70%。
市場人士認為,5月以來權益市場回暖,險資持倉的權益資產市值有所提升。此外,二季度以來,不少險資機構在市場調整時逢低買入,擇機加大權益資產配置力度,配置比例隨之抬升。
“A股估值水平仍維持在歷史較低位置。”泰康資產研究部認為:“當前估值已較接近歷史谷底的位置,一旦基本面有所改善,估值面有望對股票市場產生較強的反彈推動作用。總體來看,權益資產在大類資產配置中具備相對性價比優勢。”
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認為,A股市場三季度估值有望繼續修復,權益資產依然具有較高配置價值。
將優化組合結構
對于接下來如何布局權益市場及資產配置策略,不少險資人士透露了自己的看法。
華東某保險資管公司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對于A股,將保持偏中性倉位,重點在于優化組合結構。“預計8月-9月市場處于預期修正的階段,短期來看,以把握結構性機會為主,考慮到流動性環境寬松仍是當下A股核心支撐因素,部分高景氣的成長賽道細分板塊有望保持較高的估值溢價,同時‘市值下沉’特征進一步演繹,在成長板塊內部,會參考綜合景氣度與估值做結構性配置。對于權重價值板塊而言,目前是偏左側的布局機會。”該人士稱。
“整體來看,市場底部區間明確,三季度將演繹估值驅動的結構性行情,年底或有普漲行情。”國壽資產相關人士表示,三季度更偏好成長股,四季度相對偏好順周期價值股。行業配置方面,建議均衡配置策略,戰略看多科創板配置機會,短期主線偏向成長,同時關注伴隨經濟復蘇的順周期價值股投資機會。
“在流動性充裕環境下,市場熱點逐步擴散,結構性機會依然豐富,配置的關鍵在于‘市值下沉’與景氣反轉的選擇。經濟復蘇與流動性寬松的格局下,成長股結構性行情預計會延續。”某大型險企相關投資人士預計。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