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進入證券行業早于中國加入WTO,首家合資券商中金公司誕生于1995年。近日,外資設立券商政策進一步放開,外資設立券商正在步入新階段。
23年來,合資券商共成立12家,包括中金公司、中銀國際、高盛高華、瑞銀證券、瑞信方正、中德證券、東方花旗、摩根士丹利華鑫,以及根據CEPA補充協議設立的合資券商匯豐前海、東亞前海、申港證券和華菁證券。除了中金公司一度輝煌過之外,其他合資券商業務發展普遍不溫不火;而且,瑞信方正外資股東正在叫賣股權,海際大和、財富里昂、第一創業摩根大通、華英證券等外資股東已經撤離。
在中國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的大背景下,4月28日,證監會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外資券商加速布局成發展趨勢。
5月15日,法興銀行表示,準備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券商,持股比例將達到51%。此前,瑞銀證券、野村證券、摩根大通均宣布申請設立持股51%的合資券商。
如今,圍繞外資券商的討論,已經從多年前的眾口一聲的“狼來了”,變成莫衷一是的“狼來了”還是“糧來了”。發生這種變化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不同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中國的資本市場處于發展階段,外資機構仍面臨會“水土不服”的問題,實際上這是外資在很多新興市場都會碰到的問題。金融是高度監管的行業,每個國家和地區有自身監管框架和環境,并不是外資進來之后就可以照搬經驗,什么都可以做,很多業務受到監管,所以在很多新興市場外資進入后發現開展業務都比較難。
另一方面,國內的證券行業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草莽發展階段,行業馬太效應愈發明顯,行業第一、第二梯隊越來越固化。以上市券商4月份的月度成績單為例,中信證券數據大幅領跑,凈利潤是第二名海通證券的近2倍;可比券商的凈利潤數據來看,今年4月份中信證券單月凈利占總和的比例為23.5%;去年4月份第一名的廣發證券單月凈利占總和的比例為14.89%,龍頭券商的市場份額持續增加。
甚至,在產品創新的資格門檻上,大型券商獲得了更多的紅利。日前證監會場外期權業務監管通知提出,場外期權交易商分類監管體系,中小券商借助創新業務彎道超車的機會越來越少。
不過,隨著中國的資本市場不斷國際化、規范化、市場化,擁有百年歷史的外資投行有望改變國內金融服務同質化嚴重的現狀,成為中國券商轉變經營理念、規范業務發展的重要契機。
10:58 | 穩進提質繪新篇 中誠信托2024年報... |
10:46 | 淘寶閃購上線6天:外賣單日訂單量... |
23:49 | 4家上市車企一季度凈利潤占板塊逾... |
23:49 | 第137屆廣交會閉幕 創新拓寬多元市... |
23:49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上市公... |
23:49 | 童顏針變強心針 江蘇吳中業績創近5... |
23:48 | 5月份券商金股漸次登場 科技、消費... |
23:48 | 首只險資私募證券基金重倉股揭曉 ... |
23:48 | 4月份私募機構調研熱度攀升 電子與... |
23:48 | 衍生品工具創新不斷 期貨市場持續... |
23:48 | 今年以來多地清退失聯、空殼小貸機... |
23:48 | 外骨骼機器人“出圈” 上市公司助...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