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310天,中信證券向收購廣州證券100%(不包括廣州期貨99.03%股份及金鷹基金24.01%股權,下同)股權邁出決定性一步。10月30日晚,中信證券發布公告稱,經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審核委員會2019年第53次并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獲無條件通過。
中信證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中信證券未來有望借助主要股東以及廣州證券在華南地區的客戶網絡,充分發掘業務資源,增強中信證券在華南地區、甚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競爭力,進入在粵證券經紀業務第一梯隊。
收購作價134億元
去年12月25日,中信證券公告稱,籌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擬收購廣州證券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權并停牌。2019年1月9日,中信證券發布公告,擬作價不超134.6億元收購廣州證券100%股權,該交易對價包含廣州證券擬剝離廣州期貨99.03%股權、金鷹基金24.01%股權所獲得的對價。
據中信證券此前公告,收購事項完成前,廣州證券擬將其所持有的廣州期貨99.03%股份以及金鷹基金24.01%股權剝離給越秀金控,并根據經越秀集團備案的廣州期貨99.03%股份以及金鷹基金24.01%股權評估結果為基礎,確定剝離對價,經交易各方協商后確定為134.60億元。
分析人士指出,這較此前越秀金控對廣州證券收購價要低不少。此前,越秀金控收購廣州證券的股權,整體估值近200億元。本次交易完成后,廣州證券將成為上市公司直接及間接持股的全資子公司。
交易金額高達134.6億元也讓這場收購受到市場和監管的關注。中信證券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將保持不變,原有業務實現的收入和利潤受本次交易影響很小,營業收入、凈利潤等各項核心財務指標變動均不超過10%。因此,本次交易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會造成較大影響。
提升華南地區競爭力
中信證券表示,廣東省具備良好的證券業務發展基礎,在廣東省營業網點布局具備一定競爭優勢,因而本次交易完成后可明顯提升中信證券在廣東省及華南地區競爭力。中信證券以“成為全球客戶最為信賴的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中國投資銀行”為發展愿景,為實現這一愿景,公司一直著力提升在粵、浙、蘇、京、滬等關鍵區域的市場競爭力、影響力、領導力。
業內人士稱,從證券經紀業務來看,廣東省證券經紀業務總量亦在全國首屈一指,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有力的政策支持以及龐大的證券經紀業務規模,共同為廣東省發展證券綜合業務和財富管理業務奠定了良好基礎。因此,廣東省一直是中信證券力求突破并深入發展的重點區域。
作為在國內證券行業處于領先地位的證券公司,中信證券在粵證券經紀業務仍存在較大提升空間。本次交易完成后,中信證券在廣東?。ú缓钲冢I業網點總數將由18家增至50家,有望進入在粵證券經紀業務第一梯隊。與逐個新設營業網點方式相比,本次交易可一次性取得廣州證券的營業網點,可大幅減少時間成本和運營成本,快速提升中信證券在廣東省的營業網點數量、客戶渠道,有助于提升中信證券在廣東省的市場份額,補強區域競爭力。未來有望借助主要股東以及廣州證券在華南地區的客戶網絡,充分發掘業務資源,增強中信證券在華南地區甚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競爭力。
爭做中介機構“排頭兵”
業內人士稱,從1985年第一家證券公司成立至今,中國證券行業前后共經歷了五次并購浪潮,包括“銀證分離”(1995至1996年)、“增資擴股”(1999年)、“綜合治理”(2004至2007年)、“一參一控”(2008至2010年)和“市場化并購”(2014年至今)。
而中信證券從2004年開始,便抓住了行業并購的機遇。2004年起,中信證券陸續成功并購整合萬通證券、華夏證券、金通證券、里昂證券,擴大境內業務規模,并開啟海外業務布局。
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中信證券能夠順利并購萬通證券、金通證券、里昂證券,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長期低迷的市場環境。二是寬松的政策環境。三是實力雄厚的股東背景。四是前瞻性的發展戰略。中信證券在穩健發展的同時制定了三大戰略方針,即大項目戰略、大網絡戰略、大平臺戰略,并進行具體的有步驟的實施。在外延并購的過程中,中信證券的收購戰略是以沿海為核心的沿海戰略,營業網點沿北京-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
業內人士預計,成功的并購整合使得中信證券不斷將融資優勢、銷售網絡優勢和資金優勢緊密結合,最終實現公司規模與盈利的穩步增長,從而適應行業的發展,成為中介機構中的“排頭兵”。
08:29 | 天地在線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 |
23:34 | 尋找第二增長曲線? 火鍋巨頭海底... |
23:34 | 老鋪黃金擬配股融資逾27億港元 80%... |
23:34 | 美的集團與海信集團建立戰略合作 ... |
23:34 | 硅料資產布局再收縮 弘元綠能擬轉... |
23:34 | 廣發銀行堅持服務大局 踐行使命更... |
23:34 | 多家A股養殖公司披露4月份銷售數據... |
23:34 | 2458家A股公司發布2024年度ESG報告... |
23:34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北京監管局... |
23:34 | 防內卷 提升競爭力 | 輪胎產業:突... |
23:33 | 私募證券產品備案量連續兩個月破千... |
23:33 | 年內ETF凈流入額約2500億元 股票型...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