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證券】
宏觀策略:10月8日國常會審議通過《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草案)》圍繞市場主體需求,聚焦轉變政府職能,同時,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后調整中央與地方收入劃分改革推進方案》,引導改善地方消費環境。四季度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對加強基建兜底作用,促消費擴內需方面也提出更高要求。整體來看,全球央行降息預期改善貨幣環境,為工業生產動能的修復提供支撐。工業下行壓力的背景下,減稅降費的推進,逆周期調節工具的充分運用,財政托底作用的發揮以及貨幣工具的對沖將加大工業企穩的概率。三架馬車中消費的貢獻最為突出,四季度政策或向刺激消費方面傾斜,以達對沖經濟增速下滑的目的。對于A股而言,中美關系緩和,美聯儲擴表,英國有望順利脫歐等事件有望改善當前的投資情緒和風險偏好,結合當前我國國情,大消費和高科技領域具有中長期投資價值,短期關注消費、農牧、醫藥板塊,中長期關注價值藍籌和5G龍頭。風險提示:經濟增速下行過快;監管趨嚴超預期;中美關系多變。
通信行業:2019年9月,通信(中信)板塊指數同比上漲6.97%,跑贏同期滬深指數(0.39%),中小板指數(1.95%)和創業板指數(1.03%),在29個中信一級行業中排名第1位。9個細分板塊8個上漲,其中通信終端及配件、增值服務Ⅲ、線纜、系統設備漲幅均逾7%。網絡覆蓋優化與運維子板塊延續下跌趨勢,跌幅為1.61%。投資評級及主線:截至2019年9月30日,通信板塊整體估值PE-TTM為94.90倍。從歷史估值走勢看,9月份PE處于近五年來高位。目前中美貿易戰形勢有所緩和,且通信行業板塊三季報預計業績向好,結合通信行業的發展前景,維持通信板塊“強于大市”投資評級。當前通信板塊的核心投資邏輯是5G產業鏈和華為產業鏈兩條線相互交織推動行情向縱深發展。通信板塊從上游基站器件到中游主設備及運營商再到下游新興應用會出現周期輪動,這種輪動可能會在未來的長周期反復出現。上游設備側繼續推薦光模塊、射頻器件以及PCB領域相關標的。下游應用端持續關注云計算相關領域。
【中泰證券】
醫藥:愛爾眼科;公司發布2019年Q3業績預告,公司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1.63-12.53億元,同比增長30%-40%,其中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4.68億到5.57億元,同比增長21.4%-44.6%。其中單季度非經常性損益約為-400萬元。公司已連續3年實現Q3業績高增長,同樣為全年的業績增長打下堅實基礎。公司上市十年,千億市值起點開啟二次創業。公司上市十年來實現了飛躍式的發展,已成為國內眼科醫療內當之無愧的龍頭。我們預計未來幾年視光業務將成為驅動業績增長的最重要動力。盈利預測和投資建議:預計公司2019-2021年歸母凈利潤分別為13.9億元、18.7億元、24.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5%、34.8%和30.7%;對應EPS分別為0.45元、0.60元和0.79元。
教育:科斯伍德;預計19年前三季度累計實現歸母凈利潤6165.22~7253.20萬元、同增70~100%。其中Q3實現歸母凈2959.03~3367.72、同增117.21~147.21%。龍門業績超預期。K12課外培訓業務:2016年開始布局,以一對一模式為主,目前在全國開有50多個網點,逐漸步入成熟期,19年已貢獻正向利潤,業務穩定發展同時,為全封閉及軟件銷售業務導流。公司17年現金收購龍門49.76%股權時,龍門管理層并未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此次收購剩余股權,將進一步綁定龍門管理層的利益,增強龍門教育核心團隊的穩定性,有利于公司的長期穩定發展。預計收購完成后,龍門創始人馬良銘持股比例將達14.5%左右。傳統油墨業務預計貢獻凈利-0.03~0.11億元,其中利息支出稅后影響金額約0.16億元,剔除此項影響,油墨業務整體經營穩健、盈利穩定。
【東吳證券】
油服:中石油近日宣布在非常規油氣領域勘探取得重大成果。在鄂爾多斯盆地長7生油層勘探獲得重大發現,新增探明地質儲量3.58億噸,預測地質儲量6.93億噸,這意味著發現了10億噸級的慶城大油田。頁巖氣開發已進入產量快速釋放期,頁巖油開發逐漸起步。國內隨著中石油、中石化的持續投入,頁巖氣產量逐漸起量。投資建議:持續首推國內頁巖油氣開發的民營龍頭【杰瑞股份】,此外關注【中海油服】、【海油工程】、【石化機械】等。相關公司2019年以來訂單均實現較好增長,預計逐漸由收入端的改善傳導到業績端的改善。港股推薦【華油能源】。
半導體設備:設備國產化進程大幅提速,封測設備在高端廠商實現0-1的突破。受到貿易戰和設備禁運的影響,國內IC設計公司面臨設備采購難的現狀,開始在國內培養新的設備供應商,以華為海思為代表的IC設計公司在加速半導體生產環節的測試設備國產化。投資建議:重點推薦【中微半導體】國產刻蝕機龍頭;【晶盛機電】國內晶體硅生長設備龍頭企業,12寸長晶爐方面已有成果;【北方華創】產品線最全(刻蝕機,薄膜沉積設備等)的半導體設備公司;【長川科技】檢測設備從封測環節切入到晶圓制造環節;【精測電子】國家大基金增資子公司,從面板檢測進軍半導體檢測領域;其余關注【華興源創】;【至純科技】。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