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技術或許尚未死掉,但比特幣成為未來貨幣的夢想已破滅。它作為一種交換媒介和一種投機資產之間的內在矛盾太大了。據bitstamp平臺顯示,北京時間下午6:24分,比特幣跌破3500美元關口,目前報3492.50美元。
在各個加密貨幣論壇和博客上,本月關鍵詞是“投降”。隨著比特幣自2017年10月以來首次跌破5000美元,業界領軍人物開始越來越激烈地相互指責,而加密貨幣的愛好者則與批評者開戰,后者認為這是法定貨幣的勝利。盡管比特幣和比特幣公司也許不會就此終結,但比特幣的崩潰凸顯一個問題:努力把加密貨幣引入主流到底是否值得。
有很多理由讓我們對加密貨幣感到擔憂,包括巨大的波動(比特幣的價值在一周內蒸發掉30%),欺詐和操縱,許多首次代幣發行(ICO)被證實為騙局,以及它被洗錢者和恐怖分子利用。但是,監管一直難以跟上步伐,這正是科技行業的通病。不足為奇的是,擬議中的“自我監管”一直不到位:溫克萊沃斯(Winklevoss)孿生兄弟的虛擬商品協會(VirtualCommodityAssociation)在8月份成立,旨在提供“一個行業自發的自我監管組織”,盡管加密貨幣已崩潰,但該協會一直保持沉默。
政府部門表現更加積極主動。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正在討論一項針對加密貨幣衍生品的禁令,而英國下議院(Commons)的一個特別委員會則譴責加密資產市場是“蠻荒西部”,呼吁對其進行監管。香港證監會(SFC)本月表示,正在研究監管加密貨幣交易所的計劃。今年9月,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的一份報告稱,該行業存在利益沖突,而且沒有采取防范市場操縱的充分措施。
對于比特幣后期價格走勢,OandaCorp亞太區交易主管StephenInnes認為目前尚未觸底。Innes通過電話對彭博社表示,他的基本預測是短期來看,比特幣價格將在3500美元至6500美元之間波動,到了明年一月則可能跌至2500美元。
彭博社此前援引eToro分析師MatiGreenspan稱,數字貨幣市值最大的比特幣失守5000美元的支撐位后,下一個支撐位或為3500美元。不過也有分析師預測,比特幣可能跌至1500美元,比當前水平再下跌超過70%。
目前對本周加密數字貨幣集體暴跌的原因,眾說紛紜。其中,一大背景就是BCH于11月15日進行第二次硬分叉。這一次BCH面臨硬分叉,本質是受到澳大利亞人CraigStevenWright(人稱“澳本聰”)的攪局,令BCH社區面臨分裂的局面。
但鑒于加密貨幣的去中心化特點,讓虛擬貨幣世界步入正軌是一項吃力不討好的任務。全球反洗錢機構——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ActionTaskForce)得出結論稱,“一個虛擬貨幣系統的組成部分也許位于缺乏充分的(反洗錢)控制措施的司法管轄區”。在其他地方,規避禁令的加密貨幣港正在涌現出來:加密硬件制造商Ledger在香港啟動了區域性業務,以滿足中國人對離岸加密資產的需求,繞開了內地的一項禁止持有此類資產的法律。
然而,加密貨幣提供了寶貴經驗。它證明了人們對當前支付系統的不滿,促使銀行和政府意識到,必須提高貨幣的數字化程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議設立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BankDigitalCurrencies,CBDC),這是一種只有數字形式的法定貨幣,旨在將現金的易用性與央行的賬簿系統結合起來,以對交易進行核實。實施CBDC需要進行大量測試:IMF的一份報告承認,CBDC也許主要在銀行不那么安全的國家受歡迎,并擔心采用CBDC可能會引發數字銀行擠兌。但是,CBDC也許有一天會為消費者提供一種比實物現金和信用卡更快、更便宜、更安全的選擇。
區塊鏈技術也許還有其他用途,盡管這一點尚未得到證明。去年10月推出的銀行間信息網絡(InterbankInformationNetwork)正在對75多家銀行之間的困難交易測試區塊鏈技術。沃爾瑪(Walmart)正在試驗用區塊鏈來追蹤一些產品。
彭博社分析指出,數字貨幣泡沫本輪破滅,緣起監管力度加大、幣圈內斗以及交易所混亂問題,而上述情況在本周均有所加劇。此外,數字貨幣年內暴跌的最大受害者就是在價格見頂之際涌入這一市場的散戶,還有英偉達等提供挖礦芯片的企業。
畢馬威(KPMG)上周警告稱,在比特幣和其它加密貨幣尚未被歸類為法幣的情況下,將其用作儲值貨幣是件“蠢事”;加密貨幣及其資產繁榮需要的“制度化”管理,原本預計今年能實現,但依舊沒有看到具體措施落地,因此全球的銀行和金融機構都在觀望,等待監管機構的行動。
上周五,美國證監會SEC宣布了首例針對代幣融資ICO的民事處罰決定,Airfox和ParagoCoin這兩家公司發行的ICO沒有被注冊為證券,各需繳納25萬美元罰金來補償投資者。SEC主席JayClayton年初就說過,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幣以外,所有數字貨幣或代幣都是需要被監管的證券。這引發了市場對從嚴監管的恐慌。
歐洲方面的監管態度也不容樂觀。歐央行執行理事BenoitCoeure上周在“央行的央行”國際清算銀行BIS講話稱,比特幣是“泡沫、龐氏騙局和環境災難的結合體”。他承認,比特幣的創意非常聰明,但不是每一個聰明的主意都是好主意,在很多方面,比特幣是金融危機后的邪惡產物。
加密貨幣或許尚未死掉,但比特幣成為未來貨幣的夢想應當已破滅。它作為一種交換媒介和一種投機資產之間的內在矛盾太大了。但它引發的有關數字貨幣潛力的辯論是有價值的。
11:26 | 國芳集團擬出資1545萬元與專業機構... |
10:33 | 九號電動兩輪車曬成績單:上半年中... |
10:30 | 中國電建集團項目專場推介會在北京... |
10:12 | 中國神華啟動大規模資產重組 核心... |
10:03 | 中國神華擬籌劃重大事項!8月4日起... |
10:00 | 房企尋找債務重組最大公約數化債 |
09:25 | 多奈單抗注射液三年長期臨床研究結... |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 “四連...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