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么一段時間,散戶們談起基金“抱團股”,頗有些咬牙切齒的意味。
這種心情,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在過去的一年時間里,如果沒有搭上基金“抱團股”的順風車,普通投資者很有可能在A股顆粒無收,運氣不好的,沒準還要虧損。眼睜睜地看著基金產品的凈值因為“抱團股”股價一騎絕塵而日日高升,換了是誰,瞅著手里的個股不漲反跌,感覺都會相當的糟糕。
所以,裂變、崩盤等各種極端化的字眼,春節前后就不斷被加之于基金“抱團股”。曾經的“濃眉大眼”突然成了奸詐作惡的“渣男”。“抱團股”的每一次大幅調整,都被視為基金抱團的末日將至,生生地將投資的嚴肅鍛造成各種段子的戲謔。散戶們快樂了,但基金經理們卻有些懵圈。
坦白說,就筆者交流的基金經理們而言,對于“抱團股”的戲說,他們心中是有些憋屈的?;鸾浝韨冄劾锏?ldquo;抱團”并不是目的,也并非協商的過程,不過是價值投資觀趨向一致的結果而已。通俗地講,就是大家都意識到,淡化指數波動的擇時、全力深挖價值的擇股才是未來投資取勝之道。然后,基金經理們就在A股指數的地表之下開始不斷地挖掘、深度挖掘、用盡吃奶的勁兒繼續挖掘……結果,在挖掘出的某一個路口,大家意外相聚了。
濃縮成一句話:基金經理們眼里的“抱團股”,核心并不是散戶們戲說的“抱團”,而是其在A股市場上難以取代的優質基本面。因此,當散戶們糾結于短期漲幅、彷徨于靜態估值的時候,基金經理們憑借自己的遠眺,不斷地將資金下注于“抱團股”未來的成長空間。
事實上,自2017年以來,不少基金“抱團股”屢經調整卻迭創新高,令人費解卻又從未止步。這其實潛藏了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伴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的攻堅克難、不斷深入,伴隨著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深層次改革的層層推進,A股無論是市場結構還是投資邏輯,都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無論你承認與否,它都真實地發生在每一個投資者身邊。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在過去兩年時間里,基金等機構的收益率與普通投資者的收益率之間出現了如此巨大的反差。在新時代,專業的投資能力,終于占據了應有的地位。
14:18 | 第四屆美的樓宇科技TRUE大會圓滿收... |
14:15 | 第十七屆中國生物產業大會媒體通氣... |
12:17 | 信達生物創新藥信爾美?在京東健康... |
12:16 | 財達證券成功發行河北省首單金融機... |
12:15 | 全球首款L3級算力AI汽車小鵬G7正式... |
12:12 | 數字經濟出海國際合作論壇召開 為... |
11:39 | 人工智能融合應用發展論壇在京舉辦... |
11:30 | 2025氫能精專特新創業大賽即將舉辦... |
11:27 | 云智算安全論壇暨第三屆“SecGo論... |
11:24 | 雪天鹽業首次成功獲評AAA主體信用... |
11:23 | 智慧眼入選畢馬威首屆中國健康科技... |
11:22 | 黃德良接棒執掌 開啟華福證券發展...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