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梁傲男)6月25日,2025大眾點評“必吃榜”(以下簡稱“必吃榜”)在南京正式揭曉,144座城市及地區的3091家餐廳上榜,上海、北京、成都、重慶、深圳為上榜餐廳數TOP5城市。
隨著用戶“尋味版圖”的持續擴張,今年榜單新增10座境內味蕾小城、15座港澳臺及海外地區熱門城市;得益于“舌尖之旅”的不斷深入,更多市井好味走出巷尾,本地老店穿越時間周期。榜單上近八成為煙火小店,超四成為10年以上老店;依托廣受食客認可的地道風味,“必吃榜”不僅是用戶的“美食之旅向導”、餐飲商家的“行業風向標”,更是彰顯各地特色飲食文化的“城市美食名片”,助推本地消費、文化傳承。
挖掘更多寶藏味蕾小城
過去一年,用戶“因食而游”的半徑持續擴大,更多美食城市被挖掘。食客的尋味足跡,轉化為當地餐廳的線上口碑,帶領“必吃榜”拓城出海。以10座新增境內味蕾小城為例,2024年異地用戶流量占比均超四成,餐飲商戶日均新增評價量最高增長120%。
“最動人的美食故事藏在升騰的煙火氣里,最值得信賴的推薦,來自上億食客的真實體驗。”美團高級副總裁李樹斌提到,過去一年,平臺累計有3.63億條真實評價,幫助數億人次找到心儀的美食和目的地。
有“湘菜源頭”之稱的株洲就是新發榜城市之一。“食客在長沙吃不爽,還得在株洲來頓地道的。”上榜商戶田記爆頭龍蝦老板張國美介紹,其店里的“干爆蝦”已經從本地人的夜宵搭子,變成了游客的必打卡菜。
以“辣”出圈的衢州也在今年首次發榜。上榜商戶老裴鴨頭是一家主營當地特色“三頭一掌”的家族小店。據老板介紹,店里鴨頭均為每天清晨進貨,新鮮現鹵,混合了幾十種中草藥的鹵料最為講究,造就了獨特的鮮辣口味。
“味蕾游”日益廣域化,越來越多人透過一道菜、一家店,深入一座城。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六成以上發榜城市中,榜單異地用戶占比超五成。
地道老店、煙火小店成為榜單主角
近年來,“美食之旅”也在持續縱向下探。李樹斌在發布會上提到,用戶消費決策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發現”,大眾點評用戶過去一年主動搜索美食達78億人次。
“用戶變得更會找、更會吃,也更會寫了。”安添蕾介紹,“大眾愿意花更多時間走進街巷,探索最地道的美味,并分享真實體驗。”以剛過去的5月為例,平臺10年及以上老店新增評價量同比增長約五成,用戶常用“從小吃到大”“十年守一味”“堅守煙火氣”等來評價此類餐廳超出預期。
2025年榜單上超半數商戶為首次入圍,超2400家為不易被察覺的煙火小店,超1200家為經受住時間考驗的市井老店。
廣州四省辦大廈里的20年老店貴州餐廳、杭州信義坊僅能容納五六張桌子的14年家常小館勇賢小吃、深圳華強北最早一批印度餐廳Bollywood寶萊塢印度料理……數據顯示,今年榜單境內“城市特色商戶”占比近六成,同比增長近三成,2025年榜單向食客更為全面地展現了各地多元的特色美食文化。
以美食為支點撬動文化傳承
“必吃榜”走入第九年,始終嚴守“真實”,堅持萬里挑一、無“人為提名”、基于用戶評價評選,評選過程不牽扯任何經濟利益和商業行為,致力于為用戶帶去真正廣受認可的美食餐廳。
由算法工程師、數據工程師和產品經理組成的評選團隊,每年綜合五大維度,歷經六個月的建模分析、公信力核查、入圍公示以及機構公證推出“必吃榜”,對誘導好評等干擾評價秩序行為零容忍。
以2025年榜單為例,過去一年,“尋味之旅”深拓廣延,平臺美食商戶真實評價規模同比增幅近六成。評選團隊基于3.63億條評價,從600多萬商戶中遴選出3091家餐廳。在“公信力核查”階段,就有近三成商戶因不滿足“評價真實可信”失去資格。
一張有公信力的國民美食榜單,自然為上榜商戶帶去好生意。2024年發榜后,新上榜商戶異地用戶流量、“必吃節”拉動整體商戶交易規模均增長50%。
為避免因流量暴增導致商戶口碑波動,今年“必吃榜”還建立人工服務通道提供經營指導等方式,助力商戶與平臺共同成長。
作為真實反映消費趨勢的“餐飲行業風向標”,榜單也正推動行業“回歸本心”。“這份認可讓我們更加堅信,經營餐廳不該追求虛高評分,而應更注重餐品口味和顧客體驗上,從而獲得‘自然而然’的好評。”北京南門涮肉運營部負責人說道。
“‘用真實點亮美好生活’道出了大眾點評成立以來不變的初心。”李樹斌表示,“我們將堅持用真實反饋,幫助用戶找到值得信賴的好去處,也讓每一家用心經營的餐廳被更多用戶發現,讓中國美食文化在這片充滿煙火氣的土地上傳承與發揚。這也是我們公司的使命: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編輯 張鈺鵬)
00:25 | 加碼新材料業務 朗迪集團擬增持聚... |
00:25 | 哈啰高調入局自動駕駛出租車賽道 ... |
00:25 | 佳都科技籌劃赴港上市 加快國際化... |
00:25 | 直擊隆基綠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 |
00:25 | 年內上汽集團單月銷量實現“六連漲... |
00:25 | 諾力股份擬分拆中鼎智能赴港上市 |
00:25 | 上半年百強房企拿地總額同比增長超... |
00:25 | 年內深圳樓市成交實現較高水平 |
00:25 | AI醫療行業再迎利好 相關概念股表... |
00:25 | 風電設備退役潮悄然襲來 資源化利... |
00:20 | 上半年商業銀行管理層密集調整 高... |
00:20 | 今年以來數字人民幣生態持續優化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