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平安銀行后,“零售之王”招商銀行近日也推出了私募定投服務,并在業內首次將認購起點降至40萬元,正式打破了百萬門檻,備受市場關注。
據了解,招行首批10家私募均是知名私募,包括淡水泉、重陽、拾貝、朱雀、中歐瑞博等。定投推出的新產品均為混合類產品,認購起點均為40萬元,定投金額1萬元起,認/申購費率均為0.5%。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目前淡水泉、中歐瑞博等私募的認購規模已經達到7000萬-8000萬元,部分產品已經開始建倉。
私募定投起點40萬
打破百萬門檻
目前,市場上購買私募產品的門檻均是100萬元起步,對于一般的投資者而言,百萬門檻顯然是個不小的限制。
據了解,此次招行首批10家私募定投推出的新產品均為混合類產品(權益類倉位最高80%),認購起點均為40萬元,打破了百萬門檻的限制,定投金額1萬元起,超出部分按1萬元的整數倍遞增,產品風險評級為R5級高風險。
除了40萬起點以外,私募定投也提出了一定的合格投資者要求。根據產品合同,私募定投的合格投資者需具備以下資質:
1、個人投資者:具有2年以上的投資經歷,且滿足以下條件之一即家庭金融凈資產不低于300萬元,家庭金融資產不低于500萬元,或近三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于40萬元;
2、法人單位投資者:最近1年末凈資產不低于1000萬元;
3、金融管理部門視為合格投資者的其他情形。
此外,私募定投服務也需要在銷售過程中進行同步錄音錄像(即“雙錄”)。其中,如果同時購買、定投多個產品以及已經認購、后續單獨定投多個產品的情況,客戶可以將產品雙錄合并在一起;對于單獨購買多個產品的情況,需要逐個產品進行雙錄。
招行APP也顯示,首批10家私募定投推出的新產品多為5年期,產品名稱為“受托人(均為信托公司)+私募名稱+智投X期”,譬如“外貿淡水泉智投A期”、“中信泓澄智投B期”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推出的私募定投新產品,認/申購費率均為0.5%,這比目前私募普遍的1%認購費都要低。
目前,這批新產品的凈值變化已經在11月1日開始呈現,每周開放申購。招行僅向私行客戶、鉆石客戶開放私募定投服務,投資者可以在招行可視化柜臺、手機銀行APP、網上銀行確認、查看和終止定投計劃。
有華南城商行財富管理部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招行此舉頗有新意,其中有一個不容忽視的作用,是在理財子公司的權益投研能力建立起來之前,通過引入知名私募“外腦”的方式留住或者吸引一批高凈值客戶。
淡水泉、重陽等
10家私募產品可定投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招行私募定投的首批10家私募均是行業知名私募,分別是淡水泉、重陽投資、泓澄投資、拾貝投資、興聚投資、遠策投資、朱雀投資、中歐瑞博投資、新余銀杏環球投資以及中泰資管。
據記者了解,淡水泉、重陽、泓澄、拾貝等私募的管理規模均超過百億。今年以來,不少私募取得了亮眼的投資業績,例如,淡水泉、中歐瑞博投資、泓澄投資等代表產品的業績均超過35%。
良好的投資業績也對產品認購起到了助推效應。據記者了解,自11月初開啟認購以來,淡水泉、中歐瑞博投資等產品的認購規模已經達到7000萬-8000萬元,在10家私募中排名靠前,部分產品已經開始建倉。
有私募表示,招行此次私募定投產品最大的亮點主要是降低了購買門檻,使得不少投資者可以買到知名私募的產品。
“從服務客戶的角度來看,私募定投未來有望覆蓋更多的客戶群體。目前雖然招行私募定投僅針對私行和鉆石客戶,但是該產品將門檻降到40萬元,未來有望吸引一批以前購買理財產品的客戶,使他們也能買到市場上優秀的私募產品。”淡水泉相關負責人表示。
此外,上述私募定投產品贖回費采取“先進先出”原則,有利于吸引更多的長線資金。
其中,持有期不足1年,按照贖回資金的2%繳納贖回費;持有時間超過1年但不足2年的,按照贖回資金的1%繳納贖回費;持有時間不短于2年但不足3年的,按照贖回資金的0.5%繳納贖回費;持有時間超過3年,則免繳贖回費。
平安銀行
率先推出私募定投
事實上,在招行之前,平安銀行私人銀行已于2019年9月在業內率先推出私募定投。
客戶在首次認購私募類產品成功后,可以通過平安口袋銀行APP一鍵開啟私募定投,實現定期定額自動追加認購,并可個性化設置定投金額、期限等,定投金額5000元起,可按1000元的整數倍遞增,另需繳納1%的認/申購費。一次開通,即可減少后續繁瑣操作。
據悉,目前平安銀行私募定投服務僅面向成功做過私募產品首次認購的合格投資者客戶。合格投資者需滿足監管部門規定,具體以產品發行為準。
據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平安銀行確定的首批私募定投由該行私人銀行經過嚴格篩選的精品私募,同樣包括淡水泉、拾貝投資、重陽投資等知名私募。
以目前在平安銀行發售的股票型產品——淡水泉優選1號為例,首次認購金額不低于100萬元,追加認購金額不低于5000元,以1000元的整數倍遞增,另需繳納1%的認購費。
私募定投出現的背后,是客戶的私募投資需求旺盛,私募類產品認購與追購交易數持續增長。平安銀行的數據顯示,2018年該行客戶的私募認購交易次數增長107%,追購次數增長14%。
但實際上,在銀行購買私募類產品的流程冗長,步驟繁瑣,在追加認購時仍須按照首次交易的流程進行,因此給投資者帶來極大不便。私募定投的出現,則解決了該痛點,打破了客戶在私募追購過程中的瓶頸。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21:52 | 迪森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