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寧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交出了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但私募產品整體表現參差不齊。
7月10日,《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在全市場有數據更新的1.6萬只私募產品中,上半年整體收益率為13.28%,其中,超過八成錄得了正收益,但業績分化嚴重,首尾相差超過了3100%。
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上半年中國經濟逐漸回暖,政策面和資金面也支持A股走勢,市場投資機會明顯。從板塊布局來看,金融板塊和科技股題材年內收益更加明顯,相對來說,估值偏低更吸引資金進入。
逾6000只產品
收益率突破10%
《證券日報》記者從私募排排網獲得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數據更新的16040只私募基金,正收益產品占比為80.95%,但業績分化比較嚴重,首尾相差3129.24%。記者進一步梳理后發現,上半年有6043只產品收益率超過了10%,除了有知名百億元級私募產品外,一些不同策略產品均在其中。排名首位的是九悅資產旗下的九悅2號,上半年錄得了3031.9%的成績,該產品為復合策略,可配置資產包括了證券和期貨等。而全市場排名第二的大凡1號雖然也取得了不錯成績,但有著較大差距,半年度收益率為682.07%,屬于期貨策略,可配置資產同樣包括了證券和期貨。而上半年也有公司跑輸,收益率墊底的產品上半年成績為-97.33%。
與此同時,全市場3153只私募產品上半年收益率保持在20%以上,占比為19.66%;而半年度收益率保持在10%至20%的產品有2890只,全市場占比為18.02%。
受疫情影響,今年上半年A股市場結構性行情明顯,一季度出現大幅波動,二季度整體回升,整體來看,上半年主要投資機會在成長股領域。從指數表現來看,創業板指數在上半年漲幅達到35.6%,上證50與滬深300指數同期漲跌幅分別為-3.95%和1.64%;從行業表現來看,醫藥板塊漲幅最高,成為牛股集中板塊,而電子、食品飲料、計算機、休閑服務,以及傳媒板塊表現同樣不俗。從上半年整體私募的平均收益率為13.28%來看,跑贏了同期滬深300指數漲幅為1.64%的水平。
沃隆創鑫基金經理黃界峰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上半年公司主要收益來自非銀和科技板塊。無論從政策面和資金面來看,非銀板塊均具備持續走牛的良好基礎;大盤指數走高,首先獲益的是以證券為首的非銀金融板塊,提前布局則可獲得超額收益。
黃界峰說,科技股也同樣具備投資機會。高景氣是制勝因子,中長期來看,以5G、半導體、消費電子、新能源車為代表的科技產業周期正在向上,以硬件和軟件國產化替代為代表的國內產業滲透率開始提升,未來有更大的提升空間。“我們繼續看好非銀金融和科技板塊,其中業績改善的科技細分龍頭將是重點關注對象。此外,低估值且業績改善的軍工板塊也將成為新的布局點。”
股票多頭
位居八大策略之首
記者梳理發現,按策略分類,上半年八大策略取得的成績也不盡相同。從平均收益率來看,股票多頭策略位居八大策略之首,上半年平均收益率為14.46%,復合策略次之,平均收益率為14.13%,宏觀策略排名第三,為13.57%;期貨策略、組合策略和事件驅動緊追其后。
同時,在有統計的數據中,股票多頭策略在八大策略的產品數量中最多,高達9423只,固定收益有2403只產品排名第二,復合策略和期貨策略的產品數量也保持在1000只以上。在各策略最高收益率排名中,復合策略最高收益率為3031.91%,期貨策略為682.07%,股票多頭為265.49%;事件驅動、相對價值和固定收益的最高收益率均為突破100%。
其次,在業績首尾差方面,復合策略表現最突出,首尾相差高達3129.24%,其次是期貨策略,首尾相差762.21%,股票多頭首尾相差352.7%。在正收益占比方面,組合策略整體收益占比最高,為90.79%,一舉突破了九成;相對價值正收益占比為87.13%,固收策略正收益占比為86.99%排名第三。
華輝創富投資總經理袁華明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半年新興板塊表現明顯優于傳統板塊,公司配置的新興板塊收益率大幅跑贏相關指數,下一步會堅持新興板塊和傳統板塊均衡配置策略。
當前市場風險有所提升,但下半年大盤向上的空間還是很大的,基本面改善和資金偏好有利于5G、半導體、新能源汽車和醫藥板塊等新興板塊的中長期表現。此外,流動性改善也決定了業績確定性突出、估值不高和行業集中度提升的傳統行業,例如保險、地產、券商和銀行股,存在中長期機會,預期下半年基本面改善將凸顯市場風格切換補漲的機會和空間。
不過,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夏風光向記者表示,政策調整和流動性寬裕背景下,增量資金選擇了市場中為數不多的估值洼地,主要集中在銀行、證券和消費板塊,但從估值角度看,創業板指數已經顯著偏高,金融市場仍然有見頂回落風險,甚至不排除有再次大幅波動的可能。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