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A股指數全線以紅盤收尾,2018年行情也順利收官,股民200多個交易日的考驗與抉擇,終于被畫上句點。
2018年,上證綜指全年下跌逾800點,跌幅達24.59%;深證成指跌幅超過30%,創業板指年線三連陰;A股總市值縮水至49.36萬億元,幅度達22.85%;申萬28個一級行業全軍覆沒,休閑服務板塊以最小跌幅居首,有色和電子板塊墊底,整體跌幅在40%以上。
2018年,A股人均虧損10.08萬元;滬市日均成交額下跌逾兩成;工商銀行繼續市值領跑;中石科技和*ST保千分別登上牛熊股榜首;兩家券商營業部龍虎榜成交額超百億元。
1
人均虧損10萬元
“一直跌、跌、跌。”一位機構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無奈地表示,“感覺連續跌了一年,沒有出現10%以上的‘像樣的’反彈。”
有類似感受的股民不在少數。2018年,A股市場呈現大幅下挫態勢,除了1月出現一波大漲“紅包”外,其他月份基本以下跌為主旋律。
今年A股三大指數年線齊陰:上證綜指報收2493.90點,全年累計下跌24.59%,創歷史第二大年度跌幅;深證成指報收7239.79點,累跌34.42%;創業板指報收1250.53點,累跌28.65%,連續三年下跌。
指數下跌與市值縮水相伴。據Choice統計,2018年初,A股總市值達63.98萬億元,年末縮水至49.36萬億元,降幅達22.85%。
中登公司最新數據顯示,年末投資者數量為1.45億,以市值減少14.62萬億元計算,今年A股投資者人均虧損10.08萬元。
成交量趨勢方面,據統計,今年滬市日均成交額1647.62億元,較2017年2072.45億元同比下降20.5%。
2
近七成行業跌幅逾30%
2018年A股行業板塊“愁云籠罩”,28個申萬一級行業全軍覆沒,休閑服務板塊以11.61%的最小跌幅居首,銀行、農林牧漁緊隨其后;有色金屬、電子板塊表現墊底,跌幅均達40%以上。
按申萬一級行業分類,今年成交額排名前5名的行業依次是計算機、電子、醫藥生物、化工、有色金屬;成交量排名前5名的行業分別為電子、化工、有色金屬、機械設備、房地產;換手率前5名行業為計算機、電子、通信、傳媒、建筑材料。
此外,截至12月28日收盤,通過滬深股通的北向交易資金在2018年累計凈買入A股2492億元,較2017年增長約47%,創歷史紀錄;南向資金通過港股通凈買入827億港元,成為開通以來年度最小凈買入金額,全年呈現“南冷北熱”局面。
3
工商銀行市值領跑
截至12月28日收盤,A股2018年度市值前十公司、十大牛股、十大熊股紛紛出爐。
市值方面,工商銀行A股憑借總市值1.89萬億元,位居榜首;市值前十名的公司中,銀行占據半壁江山,非銀金融占據兩席。總體來看,大金融股占優。相較2017年市值前十排名,農業銀行超越中國平安,排名第四;中國人壽下降2位,由第8位降至第10位。
2018年,中石科技累計漲幅達298.38%,占據漲幅榜首位。漲幅前十名的公司行業分布較為均勻。
今年的十大熊股,跌幅全部達到八成以上。
其中*ST保千累計下跌87.84%,熊冠全市場。樂視網以83.76%的跌幅排在第五位。
4
4家營業部上榜逾千次
2018年,有2家券商營業部在龍虎榜上成交額超過100億元。
其中,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證券營業部憑借193.17億元的成交額穩居榜首,領跑眾券商營業部。華泰證券深圳益田路榮超商務中心證券營業部以111.73億元的成交額緊隨其后;中信證券上海分公司排名第三,成交額為95.95億元。
就龍虎榜上榜次數而言,東方財富證券拉薩團結路第二證券營業部憑借2230次上榜奪魁,遙遙領先其他營業部。上榜次數在1000次以上的營業部還有3家,分別是國金證券上海奉賢區金碧路營業部、平安證券深圳深南東路羅湖商務中心營業部、財富證券杭州慶春路營業部。
個股方面,龍虎榜上榜次數最多的為鋒龍股份,上榜次數62次;其次是漢嘉設計和科創信息,上榜次數分別為55次、53次。
5
年度解禁市值2.91萬億元
2018年,A股12個月累計解禁市值達2.91萬億元。
從單月限售解禁情況來看,1月解禁上市公司家數最多,達248家,同時解禁市值最高,為4409.93億元;2月上市公司解禁股份數量最多,達380.41億股。
限售股解禁公司明細情況方面,解禁股份數量排名前三位的分別為申萬宏源、中國核電、包鋼股份,解禁數量依次為126.18億股、113.24億股、96.39億股。中國核電、綠色控股、申萬宏源的解禁實際可流通股票市值排名前三位,依次為595.65億元、548.32億元、503.46億元。
今年解禁股份占總股本比例在80%以上的有4家公司,分別為大豪科技、萊克電氣、桃李面包、藍思科技。
6
市場期待轉折
東方證券表示,2018年A股市場下跌的主因在于估值出現大幅下調。導致估值下調的原因有:宏觀供需的天平開始傾斜——需求不足開始顯現,經濟增速下行以及盈利增速下行壓力開始加大;去杠桿帶來的信用和融資等流動性持續收縮;中美關系持續影響市場風險偏好。
“明年打算精選個股,賺點辛苦錢。”一位股民對《國際金融報》記者感慨,“按5-6年一波較大級別的多頭行情來看,上一次是2014-2015年之間,最早至2019年末才可能有動靜,預計2019年主要是盤整和反彈行情。”
總體來說,2018年A股并未給股民帶來太多預期的驚喜,相反是接連不斷的下跌沖擊波,但正如一名大型券商投顧所言:“雖然市場仍有很多不確定性因素,但行情已經是至暗時刻,站在一個時間的轉折點上看未來,我們總該充滿希望,讓我們一起熬過黑暗,迎接終將屬于我們的光明!”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