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日,中金公司照例推出了由首席策略分析師王漢鋒團隊撰寫,針對中國市場的《2019年十大預測:守正待時》。
在最新的預測中,王漢鋒一方面認為2019年科創板將大概率落地,并可能引發A股已有板塊中存在多年的個股漲跌幅限制可能會放寬或取消,同時也認為A股將迎來低振幅一年,且海外中資股估值收益可能跑贏A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金公司推出的2018年十大預測最終與實際情況相去甚遠,一度引發市場爭議。對此,王漢鋒回應,“同一職業性的表達,在職業和非職業投資者看來因為對所講內容背景及語境理解的不同解讀可能會有較大的偏差”。
東北證券研究總監付立春表示,進行行情預測是券商研究部門的主要工作之一,既是預測便有風險,但與一般猜測相比,不同點在于預測一般會有足夠的邏輯支撐,邏輯背后又涉及數據、模型、理論框架等多個方面。
爭議的十大預測
新年第一個工作日,中金公司發布了2019年十大預測,自2016年始,這是其連續第四年發布年度十大預測。
在這份主題為“守正待時”的研報中,中金公司表示,2019年在國際周期及國內因素共同作用下,中國增長可能繼續下行,自去年下半年至今雖然市場預期已經調低,但在增長下行風險仍未體現充分,年內風險資產仍可能承受一定壓力。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十大預測的具體內容上,多個與A股今年行情的走勢息息相關。
中金公司預測,在2017年/2018年實現一定業績增長后,由于上游行業高基數、中下游行業需求放緩,A股市場2019年盈利將無實質性增長。同時,在去年“殺估值”進行較為充分下,今年市場流動性雖相對寬松,但增長有壓力,因此市場整體估值可能上下兩難,股指振幅相比去年明顯縮小。
數據顯示,去年全年,上證指數從3307點跌至2494點,下跌達到813點,跌幅為24.58%。具體至個股層面,A股目前3567家上市公司中,去年跌幅在25%以上的家數也達到2450家,占總上市公司數量的68.69%。
此外,中金公司認為,在A股估值難以大幅擴張背景下,港股估值相對較低的特點,也將有望使海外中資股在今年跑贏A股,從而使得A/H股溢價進一步收窄,“消費等可能仍是尋找成長機會的領域,這些板塊里可能有2019年表現相對居前的板塊,預計海外中資股中新經濟跑贏老經濟”。
不過,對于中金公司的預測,近來市場頗多爭議,原因在于其2018年初推出的十大預測,最終均與市場行情相去甚遠,有市場人士更直言其預測“不靠譜”甚至是“離譜”。
對此,很少接受媒體采訪的王漢鋒也不得不站出來回應,表示同一職業性的表達,在不同投資者群體看來將會因各自理解的不同而出現較大的偏差,并因此“建議非職業的投資者在采取類似做法時多一些謹慎、獨立思考、少一些盲從”。
付立春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券商分析師對行情進行預測,是其本職工作之一,但既然是預測,總會有與實際情況相出入的風險。
“預測不同于猜測的一點,在于預測是否有邏輯支撐。預測更貼近市場,具有實用性,受到數據、模型、理論和框架等各方面的支撐,最終具有合理性。但市場行情千變萬化,一個小概率事件的發生就可能引發整體行情的調整,很多分析師也很難預計。”付立春說。
科創板落地被廣泛預期
與中金公司相比,國內其他多家券商發布的策略報告也認為,今年A股大概率將呈現出上半年弱下半年強、成長風格更優、外資流入支撐消費股的三大預期。
招商證券表示,2019年隨著資金持續流出的局面將會逐漸扭轉,上半年A股中小市值風格有望占優,若下半年社融增速回升,則A股整體都會有更好表現。
西南證券策略分析師張剛更直接認為,2400點附近為有效底部,2019年上升目標位在3000點附近。
不過,海通證券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認為,如果未來經濟超預期下行,則可能導致上證綜指回撤幅度超預期。
“如果穩增長政策落地時間滯后,或改革效果遲遲沒有出現,有可能導致熬底時間延后。”荀玉根稱,“反之,如果2019年上半年改革大力推進,市場投資機會也可能提前。”
同時,無論是中金公司還是其它券商,對今年科創板的落地都進行了樂觀預期。
中金公司認為,科創板在2019年推出是大概率事件,預計監管層在設計科創板時將實行更加市場化的制度安排、發揮專業機構投資者在定價中的作用、提高價格發現效率,屆時在A股已有板塊中存在多年的個股漲跌幅限制可能會放寬或取消。
實際上,科創板在今年落地已被市場廣泛預期。張剛稱,今年證券市場將繼續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并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
“證監會為確保在上交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將對發行、上市、信披、交易、退市及投資者適當性管理等基礎制度進一步完善,有望在今年正式啟動。同時,滬倫通已完成三次全網測試及通關測試,也有望在今年正式開通。”張剛表示。
而對于中金公司預測隨著科創板落地,A股其它板塊個股漲跌幅限制可能放寬或取消,北京一家中型券商策略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存在這種可能,但短期內實現的概率并不大。
“A股市場化是必然趨勢,但也是漫漫長路,目前來看,更可能以穩為主,先推動改革,再慢慢擴大影響,最后逐步放開。”上述策略分析師說。
12:31 | 傳化集團與浙江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 |
12:12 | 協鑫能科虛擬電廠調節能力突破550M... |
12:11 | 海特高新召開業績說明會:加強研發... |
11:01 | 工銀瑞信基金董事長趙桂才:提高權... |
11:00 | 嵐圖汽車正式登陸中東 |
10:59 | 第二屆電力行業科技創新大會在廣州... |
10:49 | 中金廈門安居REIT擴募獲受理 |
09:58 | 賀普藥業:公司在研新藥的二期臨床... |
09:56 | 直擊同力股份年度股東大會:加速海... |
09:56 | 國芯科技聚焦核心方向 推動AI與量... |
09:55 | 行業景氣度提升驅動高速光模塊需求... |
09:55 | 老牌券商資管總經理人選落定,成飛...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