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邢萌
最近一段時間,A股市場行情低迷,以成長股為主的創業板估值處于低位,資金借道ETF(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加速入場。
當前,創業板核心資產估值性價比較高,低估值和高成長優勢凸顯,促進創業板核心指數產品份額高速增長。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創業板ETF(159915)份額逆勢增長,最新份額達211億份,創下歷史新高;創業板50ETF(159949)最新份額達226億份,相較年初增幅超100%。
華安基金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國內經濟邊際改善趨勢明顯,政策支持持續加碼,后續市場基本面和情緒面有望逐級改善,包括新能源、醫藥、電子在內的部分低估值板塊或迎來估值修復的機會,創業板50指數為代表的創業板核心資產估值性價比較高,成長潛力大。
市場估值處于低位
創業板ETF份額創新高
今年2月份以來,受國內外復雜形勢影響,創業板指持續回調,估值處于底部位置。
市場人士分析稱,從宏觀背景來看,美元走強,對全球權益資產的估值造成壓力,加上國內經濟仍處于修復通道中,A股權益資產承受較大壓力,這其中偏成長屬性的創業板波動更大。近一年來,市場的關注點和資金的追逐點更多集中在人工智能相關概念的TMT行業,資金追逐熱點的趨勢明顯,對創業板形成抽水效應。
據悉,在經過大幅回調后,當前的創業板估值已經來到了25倍左右的位置,相對估值甚至低于2018年的分位數水平。
Wind資訊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創業板ETF份額逆勢高速增長,單周增長超7億份,最新份額已達到211億份,并創下歷史新高。
對此,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當下創業板ETF受到高度關注主要受宏觀和中觀兩個維度影響。宏觀層面上,經濟復蘇預期驅動機構資金的配置需求。中觀維度上,權重行業景氣度改善驅動市場關注提升。
從歷史復盤看,在經濟復蘇階段創業板指相對Wind全A的超額收益較為明顯,經濟復蘇背景下創業板ETF值得重點關注。
從權重行業看,新能源、醫療行業整體向好。中汽協數據顯示,9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4.6萬輛,環比增長4.14%,新能源車滲透率36.6%,較上月略有回落,但依舊處于極高區間。同時,新車發布大幅拉動了新能源車熱度。另一大權重行業醫藥板塊景氣度提升的同時,2024年在阿茲海默癥等領域亦有望迎來新一輪產品創新。
從模型角度看,創業板指維持高業績增速且估值處于歷史低位,勝率和賠率均相對較高。盈利上,創業板指一季度凈利潤增速為17.32%,2023年和2024年的Wind一致預期增速分別為25.22%和35.03%,在主要寬基中處于較高水平。估值上,創業板指當前PE(TTM)(滾動市盈率)為29.33倍,位于近十年以來2.54%分位。從PEG(市盈率相對盈利增長比率)指標看,創業板指當前PEG為0.799,在主要寬基中處于較低水平,估值性價比高。
經營業績高速增長
創業板50ETF份額翻番
創業板50指數雖處于調整過程中,但基本面向好且長期投資價值突出,吸引了部分資金的提前布局。
創業板的盈利水平仍然保持高增速,據Wind資訊數據統計,創業板50指數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9.37%。長期來看,創業板50指數在過去幾年的盈利快速增長。2020年創業板50指數的盈利增長72%,2021年增長37%,2022年增長19%。
市場人士認為,在盈利韌性支撐下,低位板塊估值修復彈性更強,以創業板50指數為代表的創業板核心資產估值性價比較高,低估值和高盈利正在吸引資金。在本輪創業板的下行周期中,創業板50ETF份額卻持續增長。數據顯示,截至10月20日,該基金份額226億份,相比年初的109億份增長了114億份,增幅超100%。
創業板50指數由華安基金與深證信息公司共同編制,在編制過程中參考了美股納斯達克指數的選股方式,剔除了與創業板科技成長屬性相關度較低的農林牧漁板塊,這項剔除使得該指數的科技創新特色更為突出,旨在描繪創業板中市值規模大、流動性好的50只新興科技股的市場走勢。指數主要布局在新能源車、光伏、生物醫藥、電子、互聯網等行業,一直被視為新核心資產。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