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田鵬
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在這過程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作為我國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設施和金融服務平臺之一,既是服務民營企業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關鍵參與者。
《證券日報》記者從業內了解到,為增強民營企業發展信心,促進民營經濟的健康發展和高質量發展,上交所計劃在3月底前走進百家上交所市場(以下簡稱“滬市”)民營上市公司,深入一線問計問需。日前,上交所已完成對浙江大元泵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元泵業”)和上海愛嬰室商務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愛嬰室”)的調研走訪,在機器轟鳴與創新浪潮中,觸摸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搏。
上交所表示,將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優化并購重組機制,為更多企業注入資本活水。這次調研重點在于切實把思路和方法聚焦到做好全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上來,通過常態化走訪,加強資本市場制度宣貫和政策解讀,明確監管導向,提升服務水平,幫助上市公司解決實際困難,為民營經濟持續回升向好貢獻力量。
從“卡脖子”到“機會清單”
初春的浙江溫嶺,海風裹挾著濕潤的泥土氣息撲面而來。走進大元泵業溫嶺工廠,機械運轉的轟鳴聲與工人們專注的身影交織成一幅生動的“春耕圖”:流水線上,一臺臺湛藍色的水泵正被精密組裝,它們即將跨越山海,奔赴全球市場;研發實驗室里,工程師們圍著品類各異的水泵反復調試,儀器屏幕上跳動的數據,記錄著中國制造向高端突圍的每一步。
“這臺泵打破了國外30年的技術壟斷!”大元泵業董事長韓元平指向公司展示廳中的一臺屏蔽泵自豪地說道。據了解,這臺屏蔽泵正是大元泵業耗時數年攻克的高溫高壓多級型屏蔽泵,其設計壓力達到了21MPa,填補了國內在該項技術上的空白。
韓元平回憶道:“在研發設計過程中,為突破材料瓶頸、保證產品的絕對可靠性,公司團隊將三款軸承材料放置于高溫環境下進行至少2000個小時的連續運轉測試,且定期每兩周取樣分析,最終篩選出最可靠的材料。如今,國內主要的核電試驗綜合裝置都已經應用這款產品,且價格僅為進口產品的一半。”
事實上,大元泵業的成功正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在全球產業鏈重構的背景下,中國企業正通過技術創新、品質提升和品牌建設,逐步從“制造”向“智造”邁進。大元泵業的成功經驗表明,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深耕核心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韓元平感慨道:“制造業沒有捷徑,只有死磕技術、緊盯趨勢,才能把‘卡脖子’清單變成‘機會清單’。”而這也給諸多民營企業發展樹立了榜樣,民營企業只要堅定信心、專注主業、持續創新,就能在全球化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
在變革中求新求變
近年來,母嬰行業環境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幾年熱議的“超高端產品”市場已逐步淡出。一些中小型的母嬰企業抱團取暖,通過聯盟或與供應鏈公司合作的方式,降低成本、提升差異化競爭力,尋求新的機遇。而較為大型的母嬰企業,則在“產品+渠道”的方向上尋求新的發展。
在此背景下,愛嬰室制定了清晰的戰略規劃。“公司加強自有產品創新和供應鏈管理,確保產品在質量、功能和體驗上形成顯著差異化,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愛嬰室董事長施瓊介紹稱,公司通過“地理標志農產品+精深加工”模式,搭建了全鏈條質量體系,也讓鄉村振興與商業價值同頻共振。
當然,挑戰也同樣存在。調研中,企業坦言“高端人才缺口大”“政策信息獲取滯后”等難題,正制約著企業做強做大做優。因此,亟須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平臺,幫助企業更迅速、準確地獲取政策和行業信息,降低信息獲取成本。
如果說大元泵業訴說了持續創新引領成長的成功經驗,那么愛嬰室則展示出一則“在變革中求新求變”的故事。
當前,我國民營企業在經營成長過程中面臨著諸多挑戰和壓力。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增加了市場的不確定性,融資成本高企給企業帶來了資金壓力,轉型升級的難度也考驗著企業的創新能力。因此,這就需要民營企業在面對這些困難和挑戰時,不能被眼前的挑戰和壓力困住前行的腳步,而應該勇于創新突破,在變革中不斷求新求變。
深入一線問計問需
一直以來,上交所致力于通過深入調研,更好地了解民營企業的實際需求,為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政策指導和服務。
回顧2024年,上交所實地走訪調研的上市公司數量超過300家,其中在去年12月底針對“大消費”領域的走訪就覆蓋了約80家公司。
在日前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釋放出民營經濟大有可為的信號,這一重要論斷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強大的信心和動力,也為相關政策的落實指明了方向。在這樣的背景下,上交所開啟了此輪民營上市公司調研熱潮,深入一線問計問需。
“百家民營調研走訪行動,不僅僅是落實國家政策的重要舉措,也是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實際行動,”上交所表示,接下來,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的作用,為企業提供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和創新工具,助力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轉型升級。
此外,上交所表示,還將積極搭建企業與政府部門、金融機構之間的溝通橋梁,促進各方之間的協同合作。通過加強信息共享和資源整合,形成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強大合力。
(編輯 孫倩)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