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判第二庭法官李默菡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不會因為線上交易就減輕或免除金融機構相應的適當性義務
本報記者 吳曉璐
5月15日,北京金融法院召開“5·15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新聞發布會,發布十件司法保護資本市場投資者權益的典型案例,涉及證券、期貨、基金等領域的投資者保護。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長薛峰表示,下一步,北京金融法院將及時回應投資者關切,進一步貫徹落實傾斜保護中小投資者的金融審判理念,不斷健全投資者保護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違法主體的懲戒力度,進一步暢通投資者的維權渠道、增強投資者的獲賠可能性,在市場化、法治化軌道上努力營造投資者更安全、更放心的市場生態環境,助力打造安全、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證券市場,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金融司法力量。
據薛峰介紹,過去兩年,北京金融法院共受理案件15267件。其中,涉投資者保護相關民商事、行政案件共4773件,占全院總收案數的31%。涉投資者保護案件的主要特點為:案件類型多元化、當事人多元化、訴訟請求多元化、交易市場多元化。
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庭長丁宇翔介紹,此次發布的典型案例有六方面特點:一是明確資管產品管理人責任的司法認定標準,切實保護資管產品投資者權益。二是壓實發行人作為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的義務,提升中小投資者保護水平。三是全方位立體追責,增強投資者信心。四是壓實金融機構如實告知義務,依法保護投資者權益。五是創新審判工作方式,降低投資者的維權成本。六是明確期貨市場參與者的責任,增強期貨投資者的風險防控意識。
丁宇翔表示,希望通過本次案例的發布,進一步發揮金融司法裁判的行為指引作用,推動上市公司把尊重投資者、回報投資者融入公司治理的日常,推動各類行業服務機構把善待投資者、服務投資者融入機構工作的日常,在全社會形成投資者保護的強大合力。
“無論是柜面交易,還是線上交易,僅是交易場所和途徑的區別,對于金融機構履行適當性義務的要求并沒有本質的差異,不會因為線上交易就減輕或免除金融機構相應的適當性義務。”北京金融法院審判第二庭法官李默菡在回答《證券日報》記者關于“線上交易和柜面交易,對金融機構適當性義務的認定是否存在差異”的提問時表示。
李默菡表示,在司法實踐中,對于線上交易的適當性義務審查,一般也會采取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相結合的方式,嚴格審查形式,主要審查金融機構線上銷售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規、電子化文件和手續是否完備等。重視實質審查,主要審查金融機構了解客戶的真實性、產品信息準確完整性以及客戶和產品匹配度,重視投資者實質性理解產品風險,并購買與之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若金融機構僅完成線上銷售流程“走過場”,可能被認定為“未實質履行義務”。
“在舉證責任分配上,金融機構作為線上銷售流程的設計者和提供方,應當完整留存客戶購買產品的電子證據,全流程記錄客戶操作節點,確保數據不可篡改,否則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李默菡表示,投資者應當提高風險意識,對填寫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并且要認真完整閱讀需要簽署的相關文件,知悉“買者盡責”理性投資。
23:27 | 新能源車企宜從三維度構建技術護城... |
23:27 | 雷沃智慧農業智能拖拉機制造基地正... |
23:27 | “產學研”融合發展 推動廣東商業... |
23:27 | 年內15部潛力大片待映 暑期檔、國... |
23:27 | 大中礦業“鐵礦+鋰礦”雙輪驅動格... |
23:26 | 河北銀行股權拍賣屢屢遇冷 |
23:26 | 年內超1900只公募產品變更基金經理 |
23:26 | 強化業績比較基準約束 推動公募行... |
23:26 | 年內險企“補血”規模超530億元 |
23:26 | 中小銀行改革化險提速 多家村鎮銀... |
23:26 | “硬本領”“軟實力”已成中國品牌... |
23:26 | 如何看待一季度商業銀行撥備覆蓋率...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