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肉貴傷民,肉賤傷農。經歷了價格異常高企的周期波峰,生豬市場今年持續走弱,行業正在滑向深虧。為緩解豬價下跌,平衡市場供需,近期我國啟動了兩輪豬肉儲備收儲工作,但豬市疲態短期或仍難解。
一周內兩輪收儲
2021年6月16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生豬價格過度下跌三級預警。6月3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信息稱,6月21~25日,全國平均豬糧比價為4.9∶1,進入《預案》設定的過度下跌一級預警區間(低于5∶1),中央和地方將啟動豬肉儲備收儲工作。
當前國內生豬市場的下跌趨勢已超出行業預判。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7月13日披露,據對全國500個縣集貿市場的定點監測,7月份第2周生豬價格(采集日為7月7日)45.5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2.1%,同比下降達54.5%。本輪仔豬價格從2021年3月第3周最高點93.86元/公斤開始下跌,截至7月第2周已連跌15周。
7月14日,商務部網站消息顯示,商務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部門開展本年度第二批中央儲備豬肉收儲工作,并定于7月14日實施公開競價收儲。此前在7月7日,商務部就已會同有關部門啟動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儲備豬肉競價收儲,成交企業覆蓋北京、浙江、福建、山東、河南、湖南、新疆等12個省份。收儲結果顯示,7月14日2021年第二次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競價交易1.3萬噸。第二次收儲的成交率雖然比第一次要高,但成交價格并沒有第一次高。
收儲的推進,并未成功提振生豬市場。搜豬網數據統計,7月15日全國肉型豬出欄均價15.58元/公斤,較前一目的15.85元/公斤下跌了0.27元/公斤,單日跌幅17%;較去年同期的37.81元/公斤下跌了22.23元/公斤,同比跌幅58.79%。監測數據顯示,當日豬價依舊延續全線綠下跌態勢,全國僅福建1省持平,剩余27省均呈不同程度回落行情。西南、華中地區豬價跌勢相對較明顯,各地豬價均出現0.4~0.6元/公斤左右的明顯下跌。其他地區包括東北、華北、西北及華南各地豬價大體跌幅在0.05~0.3元/公斤不等。
“近期受生豬出欄階段性供應增多疊加消費低迷掣肘,行情呈現出明顯的沖高回落態勢,截至7月15日,全國均價已連跌4天,從16.1元/公斤階段性小高點累計回調了0.5元/公斤至15日的15.6元/公斤附近。”搜豬網分析師馮永輝指出,此輪豬價下跌始于北方,最近兩天跌勢由北向南擴大蔓延,東北及華北產區跌勢最為明顯,多地出現0.5-1元/公斤不等的下跌,局地累計下跌幅超1元/公斤;華中及華南高價區跌勢相對較小,累計下跌在0.30.4元/公斤;而最低的西南及西北兩個區域則低位持穩為主。
卓創數據也顯示,7月14日全國生豬均價7.68元/斤,環比下降0.19元/斤;河南豬價7.89元/斤,環比下跌0.15元/斤。
生豬市場跌勢見底?
持續陰跌良久,生豬市場是否已抵達周期谷底?市場能否期待新一輪豬價上行周期啟動?據媒體報道,7月15日,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劉愛華公開表示,隨著生豬生產持續恢復、國家收儲政策又有支撐,豬肉價格有望保持穩定的態勢。
“近期豬價沖高回落的直接根源在于壓欄大豬多、出欄增加,而下游終端市場豬肉需求提振不力,加上目前正處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豬場養殖管理難度較大,豬群出現熱應激及疫病風險陡增,養殖戶出欄急迫性和積極性較高,希望借勢壓價收豬意愿強烈。但豬價連跌后,北方地區跌勢有趨緩的跡象出現。”馮永輝認為,政府二次收儲來襲,不僅沒有流拍反而超額完成,有助于市場看漲信心的增強,但基于市場供需基本面形勢,目前市場大豬仍有一定的積壓,而下游豬肉消費提振乏力,供強需弱局面凸顯,豬價上漲阻力依舊明顯,總體或偏弱震蕩為主。
光大期貨分析認為,冬季北方地區豬瘟疫情將導致7、8月商品豬出欄階段性下降,但目前大豬仍在出欄,預計出欄體重的增加可抵消出欄量的下降,因此短期供給基本穩定。氣溫升高,終端需求較弱,短期現貨價格難有較好表現。目前市場對于9月價格生豬震蕩仍有看漲預期,因此2109合約仍升水現貨。從市場整體情況來看,全國能繁母豬質量提高,仔豬質量將有所提高。根據生豬生長周期規律來看,在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下半年生豬出欄量穩中增加概率大。冷庫凍肉大概率將在年底需求旺季投放市場,這將增加未來市場供給,因此年底市場供給很難出現缺口,豬價大幅反彈概率較小。
規模企業步入虧損區間
相比中小散戶,生豬行業龍頭企業由于規模化、科學化養殖,相對養殖更高效,成本更低。不過在今年生豬價格持續回落的背景下,規模企業也已步入虧損。
7月16日晚間,溫氏股份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期內公司預計虧損高達22.6億元~25.6億元,同比下滑154.41%~161.64%。對于業績跳水,溫氏股份解釋稱,受國內生豬市場行情變化的影響,生豬價格出現大幅度連續下跌,對養豬行業產生較大影響。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肉豬(含毛豬和鮮品)468.73萬頭,毛豬銷售均價23.33元/公斤,同比下降31.34%,加上飼料原料連續上漲推高養殖成本,公司肉豬業務利潤同比大幅下降,出現較大虧損。
值得關注的是,溫氏股份在2021年活禽銷售價格較上年同期明顯上升,養禽業務扭虧為盈,利潤同比大幅上升。生豬與禽類板塊兩相疊加下,禽業的復蘇依然難抵生豬板塊的頹勢。
在溫氏股份之前,生豬養殖行業上市公司已陸續公告了上半年業績預期,哀鴻一片。
7月15日,正邦科技發布2021年上半年業績預告稱,預計期內虧損12億元~14.5億元,同比大跌達149.64%~159.99%。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出欄量穩居行業第二,產能持續釋放。但受國內生豬市場價格下滑的影響,導致公司業績階段性承壓。分季度看,公司基本面持續向好,得益于種群效率及公司精益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二季度較一季度的完全成本有較大幅度下降。
新希望發布2021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達29.5億元~34.5億元,而去年同期盈利為31.64億元。公告表示,與去年同期相比,報告期內生豬銷售價格大幅下降,疊加飼料原料價格上漲及疫情影響等因素,生豬養殖成本上升,導致豬產業虧損是本期經營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另外,由于市場豬價較年初發生了較大幅度下跌,公司計提了10億元左右的存貨跌價準備。
當日,另一生豬行業上市公司天邦股份也披露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期內預計凈利潤虧損5.5億元~6.5億元,上年同期則是盈利15.35億元。天邦股份在公告中也表示,公司2021年上半年業績同比下滑,影響因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今年上半年豬價持續下跌,特別是二季度豬價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二是著眼于公司生豬產業長期發展,公司綜合評估種豬原值/凈值、種豬代系/品系、窩均健仔等綜合要素,持續優化淘汰低效能母豬;三是公司生豬產業較快發展過程中,需要攤銷儲備期、建設期豬場的籌建期費用,以及部分新建豬場的生產效率及滿負荷率在持續提升至標準值前的成本費用;四是公司根據市場價格對截至2021年6月底的存貨進行了減值測試,基于謹慎性原則,計提了減值準備。
不過,相比同業企業,牧原股份2021年上半年依然維持了可觀盈利。公司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期內預計實現凈利潤94億元~102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2.83%~5.42%。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