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文化傳媒板塊高開,包括游族網絡、天神娛樂、昆侖萬維等多只電子競技相關個股均迎來了機遇。
消息面上,2018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8)在韓國仁川落下帷幕,來自中國LPL賽區的IG(InvictusGaming)戰隊以3:0完勝來自歐洲的Fnatic戰隊獲得冠軍,這也是LPL賽區歷史上獲得的首個全球總決賽冠軍。
簡單來說,這是一支中國的電競戰隊,在一個被國外壟斷冠軍長達7年的領域,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極限反殺”。2018年對于中國的電子競技產業來言,是爆發之年,也是走出爭議之年。《英雄聯盟》并不是中國戰隊今年唯一獲得成績的游戲項目,與往年相比,《DOTA2》、《CS:GO》、《守望先鋒》、《魔獸世界》甚至《爐石傳說》等項目,中國戰隊在今年的世界級比賽中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如雨后春筍般的優異電競成績不僅燃爆了每個人的朋友圈,更讓中國電子競技行業在歷經艱辛之后完成從小眾群體到大眾群體的滲透,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與認可。
電競行業的高速發展,也給資本市場帶來了豐富的想象。作為世界知名的投行,高盛近期發布報告認為,電競行業在未來將到達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并高調預計電競的觀眾人數將在2022年達到近三億。同時,他們還給出數據稱,亞洲已經走在了全球電競行業的前列,中國電競市場建立在全球最龐大的玩家群體參與的基礎之上。截至2017年,中國游戲玩家人數為4.42億,占全國互聯網用戶的57%。根據市場調研機構NewZoo的預估數據,2018年亞洲電競觀眾人數將達8,900萬,約占全球觀眾的一半,而中國將貢獻全球游戲產業總收入的三分之一。
龐大的受眾人數自然也讓這個行業繼續成為了吸引資本的香餑餑。據高盛數據顯示,電競創業投資今年以來的全球投資額已達14億美元,較2017年總融資規模同比增長近90%。而根據青山資本不完全統計,在最近的一年半時間里,中國電競行業共發生了36起投資事件,金額接近80億元,而其中對電競行業的投資方向也越來越多元化。
在中國,越來越多的A股上市公司開始參與其間。W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共有電子競技概念股15只,其中大多數歸屬傳媒行業。而讓國內電競專業化背后的推動者則主要是登陸A股資本市場的頭部游戲公司,他們在拓展產業鏈的同時,也通過電競的形式延續產品的生命周期。
據伽馬數據顯示,中國電子競技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的過程中,2017年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達到770億元,而2018年行業總產值預計將突破880億元。
在國內電競市場上,英雄互娛、巨人網絡、完美世界、天神娛樂均是產業探索的代表。
其中英雄互娛在移動電競上布局最早,在2015年就啟動了線下賽,在2016年開始移動電競職業聯賽;今年9月8日宣布與香港的K11合作,在全國幾大城市布局電競場館、戶外轉播等項目;在教育方面,英雄互娛和高校合作電競專業。
巨人網絡則著重從休閑競技、體育競技、移動MOBA等多維度構建電競版圖。還與阿里體育達成戰略合作,借鑒NBA等傳統體育競技聯盟的運作方法,逐步建立起涵蓋賽事、直播、明星經紀、粉絲運營、內容制作等在內的上下游產業鏈。
完美世界更是由于代理了《Dota2》和《CS:GO》兩大世界級競技類產品,讓其在拓展海外電競市場中如魚得水。
從近期上市公司的公開信息可觀察到,天神娛樂也有意著手布局電競產業。近日,天神娛樂董事長楊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競將成為解決游戲行業當下困境的突破口。
作為以游戲起家的泛娛樂企業,天神娛樂和大多數同類型體量的廠商一樣,面對巨頭的擠壓和市場不確定性的影響,特別是今年游戲產業在經歷政策性調整后,紛紛探索產業全新發展路徑與增量。曾經任職地方政府、并擔任WCA(世界電子競技大賽)2015組委會主席的天神娛樂董事長楊鍇,很可能以電競為抓手讓天神娛樂成為這條賽道上的全新玩家。
在公開采訪中,楊鍇認為,電子競技作為新的文化業態,不受語言、意識形態的制約,同時被身為文化傳播主力的年輕群體廣泛接受,更有賽會制樣態的集約性,將主辦者身后的文化語境深刻傳遞。
結合過往經歷,以及從楊鍇首次接受媒體采訪時釋放的信號來看,天神娛樂下一步將落子電子競技行業。作為A股頭部的游戲公司,天神娛樂旗下的成員企業涵蓋了從上游引擎、游戲研發到全球發行,這條完整的產業鏈也讓天神娛樂具備了快速切入這個急速釋放價值的電競市場能力。
本次IG奪冠讓更多公眾開始認可電競這個行業,但還需了解的是,電競行業具有豐富的外延性,未來除了像已有的《DOTA2》、《CS:GO》等傳統電競項目,在益智棋牌等領域仍有較大的突破空間。相對于天神娛樂擁有較廣泛的棋牌用戶受眾,這或許也將是天神娛樂進軍電競產業的板塊抓手。未來,天神娛樂很有可能在這名具備上至國家政策層面下至市場化發展多維眼光的新舵手帶領下,實現在電競行業的“彎道超車”。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