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華為正在智慧金融領域全面發力。6月3日,華為宣布升級智慧金融戰略,將全力擁抱云原生2.0,共建全聯接、全智能、全生態金融。同時華為啟動智慧金融伙伴出海計劃,進一步整合數字化轉型創新能力,拓展全球市場。未來,還將啟動智慧金融SaaS計劃。
華為云還提出了全場景智慧金融愿景,其認為金融企業必須具備全場景、AI、生態的能力。
華為企業BG全球金融業務部總裁曹沖表示:“目前我們已在全球20多個國家賦能普惠金融,在海外服務超過了3億人口。我們已經和150多家金融伙伴合作構建了200多個金融解決方案,廣泛服務于全球市場。”
他認為,當下,創造性的技術和革新的產品,正在帶動金融業發生巨大變化。“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的出現,對金融服務而言,不僅是一個全新的大規模新產業和新動能,也將會催生全新的服務場景。銀行通過直播、短視頻進行營銷;煤礦的數字化、智能化;金融倉儲的智能管理等,這些都需要金融機構去適應、構建新的能力。華為將與合作伙伴共同升級,一起正在構建一個繁榮的生態。”
華為CloudBU副總裁、全球Marketing與銷售服務總裁石冀琳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下,華為在AI、安全服務等領域都在圍繞云進行創新,進行智能升級。未來,華為云和華為終端都將真正地把市場生態全部打通。”
金融行業將重塑
當下,在新技術沖擊下,金融業正在面臨差異化的變革。
曹沖表示:“我們見證了從PC時代、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到今天160億聯接的產業互聯網,整個世界正在加速進入萬物智聯的數字世界。2025年,預計將有超千億的聯接。”
華為公司董事、企業BG總裁彭中陽認為:“金融全面融入產業數字化升級中,形成科技服務金融、金融服務實體的價值鏈循環。碳中和、新基建、產融結合等經濟新范式都對金融服務提出新的訴求。”
技術的發展及新的經濟形勢對金融服務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也將會產生新的服務場景和商業模式。
“永遠在線將成為可能,實時交互,超級智能在5G助力下覆蓋端、邊、云,實現分布式的全場景AI,大大拓寬和激發全新的服務場景,企業合作方式發生變化,更多地出現分布式合作。萬物智聯的數字世界,超過千億個物聯網終端將進一步激發全新的業務場景給金融業帶來變革。而在這一背景下,金融行業需要自我重塑,加速升級,以應對、適應新場景與新業態。”曹沖表示。
他認為,金融機構需要在敏捷智能、產融服務、生態構建三方面持續升級,轉型成為具備數字化能力的生態型企業。
他稱,“10年前我們在金融行業正式起航,經過10年的成長,我們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已經服務于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家金融客戶,其中包括了47家全球Top100銀行。經過10年的發展,華為已成為全球金融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伙伴。華為將堅持擁抱全球化,加速金融行業走向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數字化轉型之路。”
華為觸發超級生態
在新的技術之下,一批新興業務正在涌現,大量的創新性場景也不斷出現。隨著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汽車金融等新的發展驅動力。各金融機構和平臺也借助于金融科技,實現對新業務、新場景的適應,實現業務模式的發展。
那么,當下火爆的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的出現,對金融服務意味著什么?
曹沖認為,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是一個全新的大規模新產業和新動能,將催生全新的服務場景。“智能汽車和自動駕駛將進一步加速服務場景裂變。還有銀行通過直播、短視頻進行營銷。部分銀行從去年開始,一天舉行16場直播。煤礦也加速數字化。這些大量新的場景,提供大量金融服務的機會。敏捷成為企業未來最關鍵的能力,企業需要在風控理念與模式上進行改變。沒有任何一家金融機構能夠獨自應對所有的場景,其必須持續的開放合作,共建開放融合的跨界超級生態。”
在這一巨大轉變中,華為將做些什么?
曹沖表示,華為在金融將聚焦三大戰略舉措,助力金融機構升級。全面擁抱云原生,加速數智融合,構建敏捷數字平臺;深入行業場景,術賦能場景數字化,助力產業與普惠金融;匯聚Saas服務。成就金融機構成為更好的數字化生態型企業。
他透露:“華為在云上持續戰略投入,這幾年進展非常快,華為云在中國已經排名第二,在全球進入前五。”
“新技術對金融功能的沖擊的同時,也顛覆性地改變了金融業的運行模式。而新興的產業給金融行業也帶來巨大機會。基于智能云解決方案,華為與眾多合作方進行了云網聯合等創新及商業落地,進行政務、醫療、教育、金融、礦山、港口、鋼鐵、電力等行業數字化場景落地,不斷升級生態,而這將成為加速千行百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支撐。”華為研究專家、中國標桿企業案例營銷中心研究員周錫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編輯 孫倩)
13:25 | 智度股份2025年第一季度營業收入為... |
13:20 | 靈均投資試水AI應用 探索名片場景... |
11:57 | “軍工”行情點燃!302132,成交額... |
11:53 | 甘肅證監局扎實推進常態化走訪 助... |
00:09 | 電競賽事持續火熱 產業鏈加速破圈 |
00:09 | 4月份乘用車市場零售同比增長14.5%... |
00:09 | 控股股東積極包攬定增 助推上市公... |
00:09 | 技術驅動、政策引領、市場響應 換... |
00:09 | 股權信托新規落地首月:三單創新項... |
00:09 | 創新藥賽道景氣度有望延續——專訪... |
00:09 | 在小紅書“種草”:銀行定義零售業... |
00:09 | 上市公司一季報展現經濟勇毅前行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