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李豪悅
截至6月29日美股收盤,洋蔥集團股價報收于4美元/股,距離發行價7.5美元跌去47%。作為一家跨境電商,洋蔥集團CFO何珊曾提出,要將洋蔥打造為比肩LVMH(LouisVuittonMoëtHennessy)集團的國際化品牌管理集團,讓洋蔥的品牌成為潮流與前衛生活方式的代名詞。
LVMH為知名的奢侈品集團,旗下匯聚了眾多一線奢侈品牌,如路易威登(LouisVuitton)、迪奧(Dior)、芬迪(FENDI)、紀梵希(Givenchy)等,涉足酒類、皮具、時裝、香水、化妝品、腕表、珠寶等多個領域,品牌多達75個。截至北京時間6月28日收盤,LVMH集團股價報收于667.6歐元。
《證券日報》記者就洋蔥集團如何看待公司股價“腰斬”的問題,聯系相關負責人,但截至發稿前未收到回復。
2021年一季度收入、利潤均下滑
作為洋蔥集團靠攏的目標,從財務上看,憑借在全球超過5000家門店的零售網絡,LVMH集團2020年總營收為447億歐元,在凈利潤同比大跌36.3%的情況下仍實現了83.05億歐元的盈利。與之相對的是,洋蔥集團2020財年營收為38.1億元,凈利潤2.08億元。
此外,根據洋蔥集團6月10日發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集團總收入、毛利潤以及凈利潤都出現下降。財報顯示,公司2021年一季度總收入為6.69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7.094億元;公司今年一季度毛利潤為1.26億元,去年同期為1.88億元;歸屬于洋蔥全球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890萬元,2020年同期凈利潤為5530萬元。
對于收入的下滑,洋蔥集團在財報中介紹,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用戶囤積大量日用品和家居用品,今年第一季度消毒產品銷售額下降。此外,去年第一季度公司從“代購”轉向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平臺,以應對因疫情實施的海外運輸和裝運限制爆發。
除了營收體量差距明顯,同LVMH集團相比,洋蔥集團太過年輕。LVMH集團雖然在1987年由其CEO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Arnault)將路易威登(LouisVuitton)與酩悅·軒尼詩(MoëtHennessy)公司合并而成,但多年來通過投資、兼并等資本擴張方式,旗下囊括多家歷史超百年的品牌。
成立于2015年的洋蔥集團作為跨境電商,并沒有像LVMH集團一樣擁有自研、自產、自銷,且用戶耳熟能詳的實體品牌。據了解,洋蔥集團已開發21個自有品牌,并計劃每年新增加30-50個品牌,逐步打造千億元級品牌規模。但據其招股書介紹,公司三大業務分別為洋蔥Omall電商、洋桃跨境供應鏈和洋貨百科。其中,洋蔥Omall電商產生的收入是洋蔥集團主要的營收來源。
此外,KOC帶貨模式是驅動洋蔥Omall電商業務快速成長的主要動力,用戶繳費成為“店主”或“服務商”,可通過拉人頭抽取提成來賺錢。
一位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分析,“以洋蔥集團現有的業務模式和收益水平,缺乏足夠的競爭優勢。此外,要比肩LVMH談何容易,LVMH集團的品牌經過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品質積累,才形成消費者的口碑,洋蔥集團仍然是電商為主的企業。”
KOC帶貨模式爭議未解
想要實現比肩LVMH的目標,洋蔥集團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
針對洋蔥集團KOC模式的爭議一直存在。國內多個社交平臺上有關洋蔥集團KOC模式的質疑,主要集中在拉人頭賺提成這一方式的合法性上。另據黑貓投訴平臺數據,針對洋蔥Omall的投訴多達392起,其中不少已繳費的“服務商”表示,申請退還“加盟費”極為困難。
6月16日,一位匿名投訴的用戶稱,第一,繳費成為“服務商”后發現洋蔥有專業的洗腦課程,給“服務商”和“店主”洗腦,讓“服務商”和“店主”想辦法拉人頭賺錢;第二,洋蔥omall涉及虛假宣傳。宣傳文案上宣傳的利潤是17%-25%,但升級了“服務商”之后,洋蔥omall并沒有按約定給到17%-25%的利潤;第三,公司宣傳商城所售產品均為品牌方直發一手貨源,但有用戶收到的產品為其他電商平臺發貨,或收到的阿瑪尼手表被鑒定為假貨。
此前,《證券日報》記者曾就KOC帶貨模式將來是否調整,聯系到洋蔥集團方面,對方表示,“洋蔥集團認為KOC新流量陣列是洋蔥集團的核心競爭力之一,也是公司成為‘全球品牌管理集團’的重要支撐力,公司看好并相信KOC新流量陣列對公司未來發展有著長期而堅強的推動作用,未來也會更好的發展KOC新流量陣列的作用,為我們的消費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和服務。”
針對假貨問題,洋蔥集團則回應,公司向來關注“假貨”情況,在杜絕假貨方面,公司通過嚴選上游供應商,做好供應鏈管理,力爭從上游就能杜絕假貨在洋蔥平臺上的出現。同時,也著重加強渠道管理,一經發現有售假賣假的行為,一律從嚴從重處理。此外,公司還加強了售后服務,對于假貨的售后處理,也是及時、積極、認真處理,避免假貨給用戶群體帶來不好的體驗。
(編輯 崔漫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