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資料顯示,2017年做空機構全年狙擊8家港股,而2018年至今,已經有9家在港上市公司遭機構做空。值得注意的是,雖然遭到做空的公司數(shù)量上升,但是從股價上來看,除了個別確實存在問題的公司出現(xiàn)暴跌,大多數(shù)公司股價在公司澄清反擊后迅速回升至正常軌道。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去年以來港股迎來大牛市,獲利盤較多,導致做空機構屢屢出手。今年以來,雖然投資情緒轉弱,指數(shù)高位下行,似乎是更好的做空時點。但港股通渠道使得內地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影響力日漸增加,另外通過該渠道投資的大多是機構投資者,調研充分,投資穩(wěn)定性相對較強,所以未來做空機構在港股市場的生存空間將收窄。
年內9只個股遭狙擊
香港股市向來是做空者們的冒險天堂,2017年以來的強勁大漲更是吸引了激進做空者。根據(jù)萬得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2012年至今,港股有至少33家港股上市公司遭到做空機構的狙擊,其中2012年4家、2013年2家、2014年2家、2015年6家、2016年4家、2017年6家和2017年9家。
今年5月中旬至7月中旬,僅兩個月就有9家港股公司遭遇狙擊。5月24日,BlueOrca發(fā)布的對港股新秀麗(29.85+0.67%)的做空報告;6月12日GMTResearch發(fā)布的對港股7家體育用品公司的沽空報告,涉及安踏、特步、361度(2.26-1.31%)、中國動向(1.31-1.50%)、李寧(8.43-0.82%)、寶勝國際(1.60+1.27%)和裕元集團(23.75+1.93%);最近一次是7月17日GMTResearch再次出手,發(fā)布了對舜宇光學科技(132.70-2.43%)財務報表的質疑。
雖然做空機構近期加快了做空港股的頻率,但是從遭做空個股的股價表現(xiàn)來看,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實際上,在空頭發(fā)布報告同時,部分相關企業(yè)也快速發(fā)出反擊。舜宇光學科技17日當日就公布公告稱,有關會計欺詐指控不準確、不真實及沒有根據(jù)。該股股價年初至今漲幅仍達33%,近60日跌幅為1.4%;安踏體育(40.30-0.49%)此前發(fā)布澄清公告,表示董事會強烈否認報告中的猜測。特步、361度、中國動向等公司也公告稱,GMTResearch所有指控均不屬實、并無根據(jù)及具誤導性。因此一眾體育用品個股股價或單日受拖累后迅速反彈,或股價并未出現(xiàn)明顯大幅波動,7家公司中4家年內漲幅在72%至16%之間不等,3家60日內漲幅在7%至25%之間。
港股通擠壓做空機構“生存空間”
市場分析人士表示,做空機構密集做空港股,與去年以來港股牛市行情有關。2017年恒生指數(shù)大幅上行,市場板塊輪動,漲多跌少,獲利盤太多。有很多個股估值和股價都達到歷史新高,這給做空機構留出了相當幅度的運作空間;而今年以來,恒指高位回落,隨著投資情緒逐漸轉弱,指數(shù)高位下行,港股通資金持續(xù)流出,似乎成為更好的做空時點。確切地說,港股通資金從今年4月開始凈流出,5月做空機構就開始了密集行動,南下資金凈流入轉向,也為做空機構尋求目標提供了機會。
事實上,雖然做空密集,但是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去年以來港股做空后股價出現(xiàn)趨勢性大跌的概率已經從此前的75%下降到30%以下。渾水創(chuàng)始人CarsonBlock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吐槽說,“做空被高估的港股越來越難了”。做空機構生存空間遭到擠壓,市場人士表示,最主要的原因是港股通。
一方面,港股通渠道使得內地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影響力日漸增加。萬得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以來凈流入港股市場的南下資金達到945.81億元人民幣,雖然較去年有所下降,但是港股通資金對港股市場的影響力呈現(xiàn)逐年上升。此前港股市場主要由外資主導,外資對很多中資行業(yè)以及公司并不完全了解,更容易受到沽空機構的引導。而港股通資金對內地公司和行業(yè)判斷更為清晰,市場甚至一度出現(xiàn)股價遭沽空下跌后南下資金抄底的情況,給股價帶來了明顯的支撐。
另一方面是通過該渠道投資的大多是機構投資者,投資穩(wěn)定性相對較強。機構投資者在選取標的前一定都有認真的調研工作,更加看好長期的走勢和盈利空間,受短期情緒影響相對較小。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機構也開始加入反擊做空機構的陣營。在安踏遭做空后,包括摩根士丹利、富瑞集團、匯豐證券等紛紛發(fā)聲,表示看好該股潛力,認為未來仍有上漲空間,這也是在此前很少出現(xiàn)的情況,證明市場更加的公開透明化,不會再輕信一家之言。反之,對于空頭來說,香港市場已經成了一個危險的地方。
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 高質量發(fā)展、改革創(chuàng)新等被“置頂”
隨著春節(jié)假期結束,全國多地在蛇年首個工作……[詳情]
13:27 | 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延續(xù)去年增長態(tài)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yè)績穩(wěn)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wěn)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chuàng)...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jiān)會公布《證券期貨業(yè)統(tǒng)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wěn)、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yè):第五屆監(jiān)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jiān)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shù)據(jù)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