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龔夢澤
3月10日下午,長安汽車宣布在重慶舉行“中國首個L3級自動駕駛量產體驗”,測試車型為新近發布的全新序列“引力”的首款車型UNI-T。
值得一提的是,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親自下場當主播,進入車內全程體驗L3級自動駕駛。
據了解,L3級自動駕駛即有條件自動駕駛,是汽車從輔助駕駛轉向自動駕駛的分水嶺;車載系統在滿足設計運行條件時,可執行全部動態駕駛任務,包含對環境的感知、方向和速度的自動控制等,但需要駕駛員在設計運行條件即將不滿足時接管車輛。
據朱華榮介紹,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目前已完成上萬個場景匹配測試和5000萬公里路測。在交通擁堵場景下,系統最高可支持時速40公里以下的無人駕駛,駕駛員可實現長時間脫腳、脫手、脫眼,直至系統提醒接管。車輛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時速高于40公里行駛時,駕駛員也可長時間脫腳、脫手,并可在時速高于50公里時通過撥動轉向燈觸發車輛自動換道,但全程需要駕駛員雙眼監控前方;若駕駛員在系統提醒接管后仍不接管車輛,系統將執行風險減緩策略,緩慢減速直至停車。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系統的感知范圍覆蓋3個360度車外環境感知,整合3種不同物理特性的傳感系統,其中前方實現5重感知冗余,最大探測距離大于200米,測量精度可達10厘米,采用5個毫米波雷達、6個攝像頭、12個超聲波雷達作為主要傳感器,可識別車輛駕駛環境中的車輛、行人、騎行者等多種目標和障礙物。截至目前,長安汽車已掌握200余項智能化核心技術,70余項智能化功能在量產車型上搭載。
資料顯示,長安汽車的自動駕駛整體布局及規劃始于2009年。早在2011年,長安汽車就基于志翔平臺開發了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報警等功能原型。同年,長安汽車智能化研究院美國中心在底特律成立。
2013年,基于逸動平臺開發了自適應巡航控制、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原型;2015年,基于CS35平臺開發出具備自動泊車、高速自動駕駛、自動換道等功能的自動駕駛樣車。同時,該年設立智能化技術部,目前已經具備自動駕駛的系統需求、傳感融合、目標認知、路徑規劃、決策控制、仿真測試、人機交互等領域的設計和開發能力。
至2016年,長安汽車成為首個實現2000km無人駕駛長距離測試的車企。2018年,長安汽車實現L2級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APA4.0全自動泊車的國內量產首發。并發布了“北斗天樞計劃”智能化戰略,通過“4+1”行動計劃助推長安汽車從傳統汽車制造企業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2019年,長安汽車實現APA5.0全自動遙控泊車系統行業首發量產。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