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價難抑火爆!復蘇從新能源車開始?上海:特斯拉單店1日40臺,蔚來門店客流全恢復,上汽雙班生產!這省又發大消息,規模1000億!
電動車漲價抑制不住銷量上升,中國新能源車市正在迎來新一輪旺季。
“現在訂車的人非常多,很多人擔心會再漲價,這周五這家店就賣了四十多臺新車。”特斯拉上海太古匯店工作人員6月19日對上證報記者說。
6月17日,特斯拉中國發布消息稱,特斯拉國產ModelY長續航版漲價1.9萬元至39.49萬元,新車交付周期達到了20-24周。但是漲價和交付周期長并不能澆滅人們對于新能源車的看車購車熱情,在記者調研的特斯拉多家門店,在遵守疫情防控規定的前提下,進店客人絡繹不絕,訂單量較之前大幅上升。
特斯拉上海太古匯店在6月17日特斯拉中國宣布漲價消息后,單店單日銷售近50臺新車
6月18日晚,在蔚來上海南京西路門店,進店顧客絡繹不絕,很多以家庭為單位看車選車
不僅特斯拉迎來銷售旺季,中國汽車新勢力公司蔚來在上海的27家蔚來門店人員到崗率也已達100%,復市僅兩周多時間,門店客流量已經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同時,隨著上海周邊物流運輸的逐步恢復,蔚來在合肥的車輛也已經逐步轉運至上海交付中心,包括蔚來ET7等新純電動車型陸續交付到用戶手中。
在克服的疫情影響之后,上汽集團旗下的新能源車企智己汽車6月18日也啟動了首輛智能電動車智己L7的交付,首批智己L7將陸續在各地智己汽車體驗中心進行交付。“這個價位的智能電動車用戶年齡段主要集中在三四十歲,他們已經愿意選擇電動車作為家庭第二臺車了。”智己天安千樹店的段虹宇說。
6月19日,在上汽乘用車上海臨港生產基地,自動化設備正在安裝電動車的車輪。作為上海市首批復工的重點企業,上汽乘用車在保障員工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抓緊復工復產已有包括智己、飛凡、榮威、MG名爵等四個品牌在內的近1.7萬余輛整車陸續下線,并于6月18日正式開啟雙班制生產,基本全面恢復到疫情前日常生產狀態。
6月18日,上汽乘用車上海臨港基地正式開啟雙班制生產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6月18日表示,我國汽車生產全面恢復正常。2022年5月汽車產銷已經實現50%以上環比增長,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07.1萬輛和200.3萬輛,市場滲透率達到21.0%。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正在快速恢復,進入火爆狀態。疫情下私車出行的習慣拉動了新能源車強勢增長,家庭第二輛車的安全出行意義重大,呼應了城鎮居民在短途出行中對新能源車型的進一步認可和適應,同時,高端新能源市場仍待產銷回升,新能源汽車后市預計將保持良好走勢。
“退役潮”將啟!這省宣布今年5000多噸動力電池“退役”!
近日召開的安徽省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協調推進會透露,安徽已建立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國家溯源管理且成效明顯,后期還將探索推進生活系統和生產系統循環鏈接。
“電池裝配量近7萬噸,預計2022年退役量超過5000噸,2025年退役量約在三四萬噸。”安徽經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省,安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本土企業欲首創
“綠色零碳雙循環”模式
數據顯示,截至4月30日,安徽省累計上傳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國家溯源管理綜合平臺新能源汽車89.7萬輛,電池配套電量約43.2吉瓦時(4320萬千瓦時)、電池配套質量超32萬噸,江淮奇瑞等龍頭企業溯源上傳率均在99%以上。
與此同時,注冊報廢機動車拆解企業22戶,8戶利用企業納入監測范圍。納入溯源管理的綜合利用企業,具備一定的梯次利用能力、再生利用能力,部分動力電池生產企業、再生資源綜合利用企業也有投建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項目的計劃。
另外,安徽還率先在全國開展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區域中心企業(站)培育試點。其中,江淮汽車建立示范網點推進回收服務網點標準化建設;國投安徽、廣源科技等積極打通產業上下游合作渠道,創新一體化回收處理機制。
國軒高科相關負責人介紹,將進一步加強回收渠道建設,提高電池回收能力。“目前,肥東國軒在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投資建設電池回收、負極材料、電解液三個項目,實現了新能源產業鏈的閉環,該項目一期預計在本年實現投產。”
據了解,該項目開創了以電池回收為基礎,充分利用動力電池產業鏈與化工資源,有望形成“全球首創綠色零碳雙循環生態產業基地”的運營模式。
加快研究制定
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
在動力電池裝車量持續上行的背景下,前期售出的新能源汽車將逐步報廢,業內認為,動力電池的“退役潮”即將到來。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累計退役動力電池超過20萬噸,2021年,該數字約為32萬噸,同比增長60%,在未來5年,退役電池將會高達80萬噸。
不過,動力電池的實際回收率卻不高。據統計,目前我國的動力電池回收率僅在10%左右。
工業和信息化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司長黃利斌日前帶隊赴中國鐵塔公司開展專題調研時表示,要系統總結退役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試點經驗,堅持問題導向,會同相關部門,加快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辦法》和行業急需的標準,加大動力電池高效再生利用等關鍵技術攻關和推廣應用力度,持續實施動力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管理,培育壯大行業骨干企業,推廣成熟商業模式,不斷健全回收利用體系,提高動力電池回收利用水平。
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鋰電池是目前國內車載動力鋰電池的兩大主流方案。專業人士表示,從使用壽命測算,2022年之前,退役的多是磷酸鐵鋰電池,但今年之后,三元鋰電池將是退役潮的主力,也更適合回收再利用。從布局來看,回收動力電池企業主要包括:以格林美、華新綠源、偉翔環保科技等為代表的第三方回收企業;以寧德時代、天能鋰電、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等為代表的電池及儲能企業;以比亞迪、北汽、蔚來等為代表的汽車廠商。
有機構預測,2030年電池材料回收市場規模將超1000億元,動力電池的循環利用將是一條必行之路。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處于初級發展階段的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技術提升以及制度建設仍是當前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