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春蓮
3月26日,中國原油期貨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正式上市交易,這是中國期貨市場邁向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從規模上看,當前,我國已是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第六大原油生產國,并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原油進口國。2017年,我國原油表觀消費量達到約6.1億噸,進口原油攀升至4.2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68.5%。
業內認為,原油期貨的上市必將加速石油戰略儲備,一些擁有完善倉儲及物流體系的能源貿易企業無疑將迎來重大利好。
原油期貨上市
加速石油戰略儲備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5年國家放開進口原油“雙權”后,地方煉廠進口原油變得逐漸活躍,盡管非國營貿易進口仍有數量的限制,但原油現貨參與群體已經逐漸擴寬,不再是“三桶油”自己玩,地方煉廠的加入活躍了現貨市場,為原油期貨上市儲備了現貨基礎。
業內認為,原油期貨上市,為石油石化及相關企業提供保值避險的工具,整個石油產業鏈發展都將迎來新的機遇。國內建立原油期貨市場后,石化能源企業可以直接去購買下個月或下半年的期貨產品,對于生產者或供應商來講,如果提前了解市場需求,就可以依據需要來進行生產安排,雙方之間能夠形成一種互動。
中國原油期貨從醞釀到正式上線,歷經17年的探索。作為中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第一個品種,將優化我國石油資源配置,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國和亞太地區石油市場供需關系的價格體系,有效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
“原油期貨作為是定價交易的杠桿,可以減少企業的石油現貨庫存和資金占用,在一定程度上彌補現貨石油儲備的不足。”金聯創分析師李社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國原油期貨上市的意義重大,有利于資本的回流,加強與能源大國的經濟往來和國內原油生產及煉制企業進行原油對沖增加企業效益,促進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改革的盡快落地,完成石油戰略儲備的國家大計。
能源貿易股迎利好
倉儲型石化企業大有可為
作為國際戰略,隨著原油期貨的上市,少不了完善的原油倉儲與物流體系的建立。
據介紹,目前公布的原油交割庫設置地點中包括大連、青島、日照、舟山、上海以及湛江,覆蓋了遼東半島、膠東半島、長三角以及華南地區的主要進口原油港口,共有7家企業的8個交割庫。
其中三處指定交割倉庫存放點都在浙江,包括中國石化集團石油商業儲備有限公司舟山分公司、中石油燃料油有限責任公司的寧波大榭倉儲分公司、中化興中石油轉運(舟山)有限公司的中化興中岙山油庫,核定庫容合計220萬立方米,啟動庫容共135萬立方米,在全國指定交割倉庫核定庫容和啟用庫容比例分別為36.8%和42.9%。
如此高的比重,可以說和浙江地區發達的倉儲、物流實力,特別是以寧波、舟山等大港為代表的完善儲運條件分不開的。
無獨有偶,就在近日,浙江省民營能源旗艦企業海越股份下屬寧波舟山港北侖港區戚家山化工碼頭經一年試運營后正式對外啟用。
就在去年,海越股份剛剛完成對天津北方石油的收購。作為天津地區最大的非國營石化服務和貿易企業,其年石化產品周轉量占整個環渤海地區商業周轉量的90%以上。投入運營和在建的原油、成品油和化工品庫區超過120萬立方米,并擁有5萬噸級專業石化碼頭。
這也是不少能源企業加速部署原油儲備庫和碼頭戰略的一個縮影。
對于能源貿易商來說,坐擁原油儲備庫和碼頭,可以利用石油期貨市場中的套期保值功能,對原料購進與成品銷售鎖定利潤就更有意義。
金銀島石油行業首席研究員鐘健也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進入2018年以后,由于國際油價繼續攀升,油價波動幅度的擴大使得現貨經營者有必要利用期貨功能進行風險對沖及利潤鎖定。
可以說隨著原油期貨的上市,為國內外能源生產、流通、消費企業和各類投資者提供了有效風險管理工具的同時,也為自有完善倉儲及物流體系的石化企業帶來了更廣闊的市場機遇。
23:33 | 大商股份將重點完成20家主力門店調... |
23:33 | 立華股份:繼續保持養殖業務穩健增... |
23:33 | 勁仔食品:“一元零食”做成億元大...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處罰罰... |
23:33 | 廣發銀行拓展綠色金融生態 激活未... |
23:32 | 無人駕駛商用車成港口“新寵” |
23:32 | 新興產業拉動“工業黃金”需求 |
23:32 | 探尋產業發展“新引擎” | 低空旅... |
23:32 | 外骨骼機器人商業化進程提速 上市... |
23:32 | 民營銀行2024年業績透視:營收普遍...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