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退市新規的漸行漸近,A股市場有序進退的新生態正在被強力塑造。有機構表示,退市新規如落地實施,有利于凈化一級市場。分析人士表示,總體而言,退市新規促使一級市場也向價值投資看齊。目前也有擬IPO企業又開始重新考慮上市動作,更有甚者已經知難而退,還有的項目是準備走被并購的道路,而不是選擇直接上市。投行表示,在市場回歸質量本源的過程中,未來傳統投行業務將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從項目數量競爭轉為注重項目質量,完成由傳統投行向精品投行的轉型。
全面從嚴監管態勢延續
近期,監管部門在退市制度改革上動作頻頻。3月初證監會發布了《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征求意見稿)》(簡稱“退市新規”),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形成優勝劣汰的上市公司退市機制,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發揮資本市場基礎功能,維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3月9日,上海證交所和深圳證交所同步發布了《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交易所擔起退市決策主體責任,將欺詐發行、重組上市重大違法以及信息披露重大違法等情形納入退市范圍。
多位投行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退市新規是資本市場制度建設非常重要的一環,目前看,全面從嚴監管也是大勢所趨。華北某券商投行人士表示,此前隨著IPO常態化,市場已有聲音認為,在暢通入口端后,退市端相關政策也應該盡快落地。
有分析人士指出,2017年以來,證監會監管政策密集出臺,一方面在首發上市和重組上市環節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完善,把好資本市場“入口”;另一方面也需要在退市制度改革方面進行配套,疏通“出口”。通過嚴控IPO通過率、重組審核收緊、抑制炒殼、強化信息披露監管、完善退市制度,資本市場的定價、資源配置和直接融資功能得以正常發揮,優勝劣汰的生態環境逐步建立。
中銀國際投行人士稱:“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制度,對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優勝劣汰、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泰證券資本市場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征求意見稿中規定的重大違法退市情形,既包括了首次公開發行、重組上市中的欺詐行為,也納入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行為。同時,行政處罰和司法判決查明的違法事實均可作為強制退市的認定依據,其核心就是提高違法違規的成本。
對此,上述中銀國際投行人士指出,伴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證券市場監管呈現全鏈條從嚴態勢,未來證監會將繼續從企業發行上市、交易、信息披露、并購重組、退市等各個環節,對于各市場參與主體加強監管,進一步整頓市場秩序。
力促上市公司聚焦主業
伴隨IPO審核制度和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上述中銀國際投行人士表示,“帶病”企業將逐步退出市場,優質企業將獲得更多政策紅利。通過“造假上市”、“包裝上市”的道路已走不通,而缺乏成長前景和內生性盈利保證的企業,即便上市后,也面臨著經營不善帶來的退市壓力,未來IPO市場將呈現“質重于量”的特點。
中銀國際投行人士指出,原先“花式保殼”、“炒殼”的手法基本會因退市新規而被杜絕,只有將精力投入主業發展,做大做強,別無其他選擇,上市公司的質量也將逐步提高;同時,提高上市公司違法違規成本,依法依規履行信息披露義務,有利于維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另有業內人士認為,退市制度的進一步完善,可以促進上市公司的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IPO常態化,為逐步實施注冊制創造條件。“造血功能”的恢復,需要“新陳代謝”功能的配合。
前述華北某券商投行人士告訴記者,目前IPO審核從嚴態勢下,如果再疊加退市新規,相信一些質量不太高的擬IPO企業很可能會考慮被并購,而不是匆忙選擇上市。
退市制度的完善也有利于提升上市公司并購重組質量。上述中銀國際投行人士表示,一方面,并購重組需求將提升,很多上市公司為避免經營不善退市,會更注重公司外延式并購的戰略規劃及實施;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并購或重組對標的企業的質量和規范性的要求將不斷提高,只有通過并購重組,協同效應良好,切實提升上市公司業績,才能夠獲得監管機構和資本市場的認可。
退市新規是A股市場從嚴監管的一個方面,在監管組合拳的合力下,A股市場生態正在發生巨變。據證監會官網發布的信息,截至3月15日,今年已有19家擬IPO公司中止審查,有48家公司終止審查。另一方面,上市公司并購重組的質量意識高舉,深思熟慮、謹慎落子。記者觀察發現,2017年以來再融資新規、減持新政等等的強力監管下,A股并購重組生態已經正本清源,今年以來,上市公司并購重組市場延續此前的精品、求穩態勢。
“強化主業或合理合規地推動外延式發展,是A股上市公司目前最正確的選擇。監管部門的強力監管下,上市公司主業必須堅挺,或者是能在外延發展方面有獨到之處。最終要落實到回報投資者,回饋資本市場。”上海一家上市公司投資部總監表示。
券商向精品投行轉型
隨著退市新規對IPO、并購重組等市場生態的重塑,券商將會在市場回歸質量本源的過程中,承擔更多的專業化服務,幫助企業獲得上市地位以及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維持上市主體地位。在監管體系建設日益完備、市場主體規范經營和發展的環境下,只有具有良好投行實力以及綜合業務實力的券商,才能長期受益于市場規范健康發展,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品牌價值,獲得行業競爭優勢和長期發展前景。
中銀國際投行人士表示:“這要求券商一方面需進一步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如行業研究能力、政策把握能力,甄別優質項目,發掘企業價值,發揮資源配置功能;另一方面,需將合規性管理放在首位,構建有效合規風控體系,規范運作,穩健經營。”
券商人士認為,未來傳統投行業務將從粗放式向精細化轉變,從項目數量競爭轉為注重項目質量,完成由傳統投行向精品投行的轉型。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合規經營意識、嚴格風控體系、優質客戶資源和專業化服務能力的投行將在轉型過程中勝出,后續隨著項目的不斷積累和品牌知名度的持續強化,券商的業務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從市場進入方面來看,IPO發行、并購重組和再融資等證券業務的開展,將是券商獲得和維持地位的重要業務,未來投行需要在行業競爭中努力獲得更好的資源配置,從而提升行業競爭能力,獲得更好的發展前景。
上述中泰證券資本市場部有關負責人認為,長期來看,需加強投行業務基礎及產業深耕,提升多元化產品創造能力、資源匹配能力,給企業提供全面和一站式的綜合金融服務,助力企業更快地搶占市場先機、適應監管環境和制度完善、提升規模并體現投行業務實力。在IPO趨嚴的狀況下,上市企業或希望上市的企業將不再抱有僥幸心理,在投行的專業服務以及幫助下,將更加注重及加強公司經營和規范治理,不具備資質的公司也將知難而退,以此得以優化IPO公司資質,逐步調節A股市場盈利狀況,有效吸引更多的投資者。
另外,從市場退出方面來看,來自強制退市執行的壓力,投行將繼續推動和引導上市公司更多地關注和集中維護企業地位、保持良好健康的財務狀況,以及提出更多專業意見來幫助上市公司維持穩健運營工作,做好持續督導作用。因此出臺退市制度將讓資本市場催生出額外的市場正能量。
退市新規無疑已經“驚起一灘鷗鷺”,市場生態中的各方已經密集行動,積極參與市場新生態的構筑。記者了解到,針對行業的發展趨勢,中銀國際證券對相關工作進行了積極部署,包括:堅持精品投行的發展方向,注重項目篩選,加強質量控制,不斷提升專業能力和綜合服務能力,提升品牌價值;堅定踐行“嚴守風險合規底線”的經營理念;樹立“一點接入,全面響應”的客戶服務原則,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服務。
11:49 | 央行宣布:明起,下調個人住房公積... |
11:25 | 九江銀行智能風控項目成功入選“NI... |
11:25 | 山河智能電動液驅剪叉系列產品全面... |
11:24 | 電廣傳媒文旅板塊“五一”接待游客... |
11:21 | 吳清:支持優質中概股回歸內地和香... |
11:19 |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將支持資本市場兩... |
11:17 | 吳清:業績差的基金必須少收管理費... |
10:25 | 央行最新公告!5月15日起執行 |
10:25 | 吳清: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 |
09:51 | 重磅!降了! |
09:51 | 吳清:今天就會發布! |
09:14 | 機器人引領工業變革 科創板公司為...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