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半導體硅晶圓缺貨潮持續上演,硅晶圓巨頭紛紛上調產品價格。全球第一、第二大硅晶圓廠商日本信越半導體、日本勝高科技相繼調升2018年第一季報價。第三大硅晶圓廠商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日前也表示,2018年-2019年各規格硅晶圓供應將持續吃緊,且價格漲幅不會太小。
供需延續“剪刀差”
2017年以來,全球硅晶圓持續呈現供需失衡態勢,報價漲幅在15%-20%,預計2018年硅晶圓報價將上漲兩成。中泰電子分析師鄭震湘認為,全球硅晶圓供需“剪刀差”將延續至2020年。2018年硅晶圓需求缺口在10%-20%。在12英寸、8英寸硅片漲價后,6英寸硅片也可能漲價。
在各規格硅晶圓中,12英寸硅晶圓占比超過70%。據IHSMarkit報告,隨著智能設備高速發展,對CPU/GPU等邏輯芯片及存儲芯片的需求保持旺盛。這些芯片大部分采用12英寸晶圓制造。未來對大尺寸硅片的需求將進一步上揚。
中泰電子分析師佘凌星介紹,目前全球12英寸硅晶圓總產能為550萬片/月左右,而92%以上產能來自日本信越半導體、勝高科技、環球晶圓等前五大硅片廠。目前宣布擴產幅度為4%左右。根據前瞻研究院統計數據,國內投產12英寸晶圓廠達到10家,產能62萬片/月。在建12英寸晶圓廠項目15個,在建產能超過81萬片/月。預計12英寸硅晶圓的需求缺口將進一步擴大。
IHSMarkit預計,2018年半導體硅晶圓面積將增加4.5%。環球晶圓董事長徐秀蘭則表示,不考慮投資新廠,也沒有擴產計劃,而是讓既有生產線釋放最大生產效率。
國產化持續推進
大尺寸硅晶圓是集成電路制造領域的關鍵材料,也是中國半導體產業鏈的一大短板。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中國大陸半導體硅片供應商主要生產6英寸及以下的硅片,具備8英寸硅片生產實力只有兩三家,而12英寸硅晶圓則一直依賴進口。大尺寸硅片規模量產難度大,主要技術障礙在于集成電路相關工藝對硅片中硅的純度要求極高,以及硅片尺寸上升所帶來的良品率問題。
2015年,中芯國際(9.79-2.00%)前創始人張汝京參與投資成立上海新昇,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12英寸硅晶圓廠。上海新昇12英寸硅晶圓項目總規劃產能為60萬片/月,原計劃一期15萬片/月的產能在2018年年中達產,全部產能于2021年滿產。
不過,上海新陽董秘楊靖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因上海新昇管理層變動及拉晶爐設備訂購難等因素,上海新昇的實際達產情況不及預期,目前實現的產能僅為5萬片/月左右。
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6月30日,張汝京辭去上海新昇總經理職務,上海新陽董事長王福祥也不再擔任上海新昇董事長,但兩人均保留董事席位。上海新陽持有上海新昇27.56%股份。
深耕光伏單晶硅片多年的中環股份則與無錫市政府、晶盛機電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投資建設集成電路大硅片項目,項目總投資約30億美元,一期投資約15億美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