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 吳奕萱
4月29日,寧波舟山港全面實現進出口集裝箱在工廠、貨代、堆場、碼頭、船公司等各物流節點的信息實時動態可視、可控,由此成為全國首個實現集裝箱進出口全程操作無紙化、物流節點可視化的港口。
寧波舟山港集裝箱進出口無紙化項目緊跟“互聯網+港口”步伐,歷經多年探索和持續創新,完成了港口物流的資源整合與共享、流程再造與重構,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傳統進出口集裝箱物流環節中,船公司、貨代、車隊、集卡司機、堆場、碼頭等之間的業務往來需要通過紙質單證進行人工流轉,存在運輸效率低下、成本高企的缺點。
在浙江省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新背景下,2016年,寧波市交通運輸局開發了集裝箱堆場公共提箱預約系統,試點構建政府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來簡化集裝箱進出口提還箱操作,提高港口物流運作效率。為進一步擴大物流信息資源整合力度,2017年12月,寧波市交通運輸局、寧波舟山港共同聯手,在原提還箱系統基礎上啟動集裝箱進出口全程無紙化項目,致力于打造更加便捷高效的智慧港口體系。去年4月15日,寧波舟山港率先實現集裝箱進口業務全程無紙化,打通了除船公司以外的各“神經元”,為推進出口全程無紙化奠定了基礎。
此次寧波舟山港全面上線集裝箱出口業務全程無紙化服務功能,實現了寧波地區從事出口集裝箱業務的5家碼頭、60余家船公司、28家港外堆場、200余家訂艙貨代、1200余家實際用箱人、2.8萬名集卡司機之間的系統互聯、數據互通,線上提箱占比已經達到90%以上。
無紙化后,船公司將出口設備交接單以電子數據形式傳輸至寧波舟山港電商平臺,貨代確認后獲取提箱二維碼,司機憑提箱二維碼到碼頭快速辦理提空箱業務,免去了裝箱單、設備交接單等5份紙質單據的人工跑單,每箱至少可節約流程時間1.5小時,在進一步降低物流運輸成本的同時,有效緩解了港區道路的擁堵現象,改善了集卡司機的從業環境。
對此,舟山市諾安物流有限公司集卡司機王寬寬深有感觸:“以前遇到碼頭、堆場箱子緊張,我們不知道哪里有箱子,要跑好幾個地方才能提到箱。現在手機一查就能知道哪里有箱子,提前預約時間,到了地方二維碼一掃就能提箱,不用空跑也不用排隊。”據測算,按照目前寧波舟山港年進出口集裝箱來測算,可減少集卡司機作業總時長約700萬小時;節省燃油成本1.2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4.4萬噸;減少各類單證用紙6300萬張;折算成經濟成本可為物流業降本1.5億元以上。
與此同時,寧波舟山港電商平臺進一步升級,在“無紙化”的基礎上實現了“可視化”服務,在電腦和手機上同步動態展示司機堆場提箱、工廠裝貨、碼頭進港等集裝箱進出口全程物流各節點信息,為貨代、船公司營銷服務提供科學參考依據,為港口、車隊、堆場生產作業計劃提供數據支持。浙江簡達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操作部主管謝靜表示:“現在手機會自動推送箱子的物流信息,和查看快遞信息一樣既準確又方便。”
在順利推進“無紙化”“可視化”兩大創新后,寧波舟山港電商平臺不斷探索擴大“無紙化”在港航物流服務中的應用,搭建了港口綜合物流信息平臺,充分利用大數據資源,延伸港口服務功能,進一步放大“無紙化”的社會、經濟效益。
目前,寧波舟山港電商平臺已推出貨代系統“一鍵下單”“自動預約”“車隊信息共享”以及“鉛封自助發放機服務”等多項服務功能,運用信息技術和數據關聯最大程度簡化業務操作流程。
據浙江興港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出口操作部副經理王耀介紹:“通過‘自動預約’功能可以快速獲取提箱二維碼,然后輸入提單號完成‘一鍵下單’,平臺會通過智能調度直接將二維碼派發給接單司機。我們不需要重復輸入信息,差錯率減少了,業務辦理方便很多了。司機接單后貨物的物流信息,我們貨主和車隊都能隨時看到,服務保障度上比以前提升不少。”
未來,寧波舟山港將進一步推動“N家貨代+1個平臺+M家車隊”模式布局,構建智能化集裝箱運輸網絡,推進港域內“箱循環”管理,實現集卡運輸交易集約化、規模化、高效化發展。寧波市交通運輸局將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集裝箱進出口全程操作無紙化、物流節點可視化為基礎,深入建設數字交通,推動寧波舟山港向國際強港轉型,為創建交通強國示范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14:13 | 國能日新發布「曠冥」大模型2.0版... |
14:05 | 金科環境獲多家機構推薦 |
14:04 | 北京SKP推出精釀啤酒季活動 120余... |
14:04 | 中國東方發布2025年度《中國金融不... |
12:57 | 最高檢、國家外匯局聯合發布6件外... |
12:56 | 高性能材料品類持續豐富 科創板企... |
12:42 | 3萬億!利好來了 |
12:19 | 港股新茶飲賽道再增一員 滬上阿姨... |
12:18 | 構建產業互聯網生態系統 萬聯易達... |
11:58 | 艾比森擬向控股股東定增募資不超3.... |
11:33 | 力推ETF定投場景化應用策略 深交所... |
11:33 | 降息落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