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敏
布局慢病管理、防治領域,已經成為生物醫藥行業關注的焦點。
原國家衛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副局長孔靈芝向記者介紹,慢病加強管理重點是大數據,但目前行業內很多數據來源不同,標準不同,在標準化的基礎上獲得真實有效的數據,精細化的分析,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才能對慢病進行有效指導。
近年來,隨著國家針對慢病市場的政策加碼,資本也加碼了對這一領域的投入和布局。10月16日,智云健康在北京召開“智云慢病大數據中心啟動會暨媒體發布會”,宣布智云健康聯合中電數據、中華醫學會、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信息中心等單位,成立了“智云慢病大數據中心”。
對于大數據中心的成立初衷,智云健康創始人匡明表示,行業內眾多的醫療數據大多不互通,即使打通,數據收集標準不一,難以真正發揮價值。智云健康作為行業領導企業,在慢病管理領域有著較深的積累,希望聯合行業內權威機構,共同建立和完善慢病大數據標準,并推進其應用。
慢病防治政策不斷出臺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觀察站數據,全球每年有4100萬人死于非傳染性疾病,占全球死亡人數的71%。在缺乏有效干預措施的情形下,非傳染性疾病成為21世紀社會發展的主要挑戰之一。
回到當下,我國慢性病防控形勢嚴峻,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數據,中國非傳染性疾病導致的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88%,造成的疾病負擔占疾病總負擔的70%以上。
十九大報告曾提出“健康中國”的發展戰略,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早在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在《“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綱要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降低疾病負擔,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等提高全民健康的措施。
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加快推動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動員全社會落實預防為主方針。
眾所周知,慢病防治最重要的環節在管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臟中心主任霍勇在現場采訪中也提到:“所有的慢病只要管就能有效,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手段,慢病治療的防和治應該是一個連續的過程,而目前醫院內的治療與后續管理、基層防控等還沒有連在一起進行全程管理,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沒有信息的互通共享,慢病大數據中心是一個非常好的嘗試。”
對于慢病大數據中心成立的必要性,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信息中心大數據辦公室主任曾良懷表示:“慢病本身的需求非常大,但目前規范的、標準化的數據比較少,慢病大數據中心的成立,對慢病領域的探索提供了很好的方向。”
健康大數據布局投資加碼
一位投資人士向記者介紹,慢病市場可謂是投資的常青樹領域,但不同領域的市場開發潛力不同。
在醫療領域,從去年醫保局成立,到今年“4+7”的擴圍,牽動了整個行業的神經。北京市發改委醫保辦、原北京市醫保處處長王友學也指出,大數據中心未來可以把過去慢病管理的要求具體化,如果能夠通過大數據找到更明確的病人,比如某單位有多少慢性病人,有多少人治療了,取得了什么效果,這些數據將會非常有價值。
據了解,智云健康從早期的糖尿病管理起步,逐步和醫院合作,打通院內院外診療一體化,已摸索出了一條由糖尿病單病種管理到全慢病管理的長線模式。
據匡明介紹,智云健康的SaaS系統已經鋪設約1500家醫院,每年處理的數據量條數在10億級別左右,服務用戶超過了2000萬人。智云健康2018年收入已達到十億級規模,過去三年每年都保持300%的增長,目前已經實現了連續多個季度盈利。
值得一提的是,智云健康發展迅速的背后離不開資本的力挺。據媒體報道,2019年,慢病大數據公司智云健康宣布完成了C1+C2輪融資合計達1億美元。其中C1輪資方為LB資本IDG、美年大健康和山水創投,C2輪由中金資本和中電健康產業基金聯合領投,天士力、中國平安、三星資本跟投。
(編輯 才山丹)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