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閉幕式在廈門舉行。黃曉明憑借電影《烈火英雄》獲得本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獎,周冬雨憑借《少年的你》獲得最佳女主角獎。
對于金雞獎而言,今年充滿著特殊,它的成功舉辦不僅吸引了電影業半壁江山,還成為了中國電影復蘇的見證者。二度主持金雞獎頒獎典禮的鄧超激動地表示:“今夜我們在一起共同見證中國電影人和中國觀眾,一起把復蘇刻進時代發展的歷程。”
作為電影行業上游的投資,在疫情過后也出現轉機,傳統電影賽道正出現新的投資機會。在本屆金雞獎的中國電影投資大會高峰論壇上,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陳杭,厚德前海基金董事長陳宇健,惟一資本創始合伙人唐肖明,君聯資本合伙人、董事總經理邵振興,中英電影基金主席、中英文創集團董事長李挺偉,復星影視文化集團董事總經理陶云逸齊聚一堂,共議電影投資新方向,以及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
未來電影產業三大效應:頭部、長尾和協同
李挺偉指出,產業跨界融合后,融合創新中會出現賽道間的跨界。有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6.2%;但文化產業為8萬多億元,占總體比例不到5%。“電影產業是文化產業的一部分,需要和消費、數字經濟打通,這樣才能將指數放大。”
李挺偉分享了一組數據,2019年文化產業有8萬多億元,2020年第三季度的文化產業為6.6萬億元。燈塔數據顯示,2020年電影年票房剛超過160億元。相比文化產業,電影在其中產生的經濟價值確實有限,但是電影對社會經濟的拉動效應和示范效應不容小覷。
這幾年中國電影行業出現的一個明顯趨勢是:頭部效應越來越集中。數據顯示,2019年前十的影片票房共為285.8億元,占年票房的約44.6%,而在2018年,這個比例為40%。
到了2020年,受疫情影響,電影的頭部效應更加明顯。截至11月27日,年度總票房為161.34億元,今年票房排名前三的影片分別為《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三部影片累計票房為75.26億元,占目前年度總票房的46.6%。而今年排名前十的影片,直接占據了目前年度總票房的超70%,非常驚人。
因此,李挺偉總結,未來電影產業或許將產生三個效應。第一,頭部效應;第二,長尾效應;第三,協同效應。“線上線下融合創新,以及將內容、科技、技術、設備等看成一條產業鏈協同,加起來才是我們電影產業的價值。”
李挺偉認為,電影是一個有情懷、有溫度、有價值的產品。作為投資方,在投資電影時會看三個維度:第一,電影要有好品質,這代表了中國電影的工業水平;第二,電影代表了在海外對話的通道和口徑;第三,電影要便于文化的傳播。“電影所具備的工業化水平、所具有的代表性以及文化軟實力,都是我們要主要考量的。”
未來,電影的頭部也將不再是單一的投資頭部,而是創作、發行等各個環節的專業和頭部。“未來,中國電影工業化會越來越細分,越來越專業化。”
中國電影產業從無到有,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但真正的爆發其實出現在2010年之后。“這個賽道剛剛開始。”陶云逸認為,對于投資人而言,后面還有很長的時間可以去醞釀、創造更有價值的東西。
以10年為尺度培養IP,或成行業獨角獸
一場疫情,加速改變了現有產業的格局,對于中國電影而言,危中也有機。
唐肖明透露,最近的關注點是在5G、在流量和帶寬、各項技術飛速發展的時候,新一代的技術催生出電影產業上下游各個環節的變革和升級。“我們對內容產業,對內容的發行和應用十分看好。”
投資過微信電影票、開心麻花、芒果TV等,中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對影視業的投資已然頗有心得。
在陳杭看來,未來電影行業會出現三個機遇。第一,電影與互聯網的結合。《囧媽》在春節期間開啟了院線電影轉網的新思路,結合疫情的大背景,網絡電影的創作在2020年多次被提及。隨著電影人對網絡電影投入的增加,陳杭認為,未來網絡上的電影可能是一個發展方向。“區別于院線電影,未來在互聯網上可能可以選不同的進程和不同的結尾。因此,趨勢和機遇會是電影和互聯網的結合。”
第二個機遇是電影與新科技的結合。比如AR、VR、游戲等,都能與電影碰撞出新火花;第三個機遇,則是電影與消費,包括商業模式的衍生化結合。陳杭舉例,《八佰》熱映對華誼兄弟的電影小鎮IP開發,有著直接的助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場的多位嘉賓,在提及未來投資時,尤其關注“技術”。唐肖明提到,最近的投資關注在下一代信息技術用在內容制作和傳播上的基礎技術公司,如何把VR技術、新一代的通信技術和互動內容進行有效結合也在投資探索中。具有內容創作基因和消費品品牌、供應鏈、營銷全面跨界能力的內容公司也是他們所重視的。
而在創作內容和形式上,分賬劇和科幻電影成為大熱方向。陳宇健提議,分賬劇可直接由ToB的形式改為ToC,讓消費者檢驗創作者。“這樣既能快速回款,又有持續的試錯能力,成本不會太大,而且整個過程也會縮短。”
唐肖明補充:“如果每一家影視公司把自己當成一個復合業態的公司看待,能夠以10年、20年的尺度去培養幾個重磅IP,那么,就能成為真正的、有持續投資價值的獨角獸公司。”
“一定會出現將商品和內容結合得比較好的公司。”唐肖明相信,中國電影的年票房遠遠不止600億元,“通過技術和移動互聯網的手段實現分院線發行后,可以奔向幾千億元。”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