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謝若琳
12月25日,由《證券日報》社主辦的“第三屆中國房地產資本峰會——乘風·求變2020物業管理資本論壇”在京成功召開。
2020年是物管行業蓬勃發展的一年,《證券日報》聯合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0物管行業投資價值白皮書》顯示,保守預計2020年年末,我國物業管理行業在管面積將超過250億平方米,營業收入將超過6000億元。
在這樣的背景下,今年物管上市企業數量和融資規模持續爆發。截至2020年12月17日,在中國香港聯交所上市且主營業務在大陸的物業服務企業共37家,其中2020年上市的就有16家。此外已遞交上市申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有6家;在滬深兩市已上市的物業服務企業共3家。截至2020年12月17日,港股上市企業總市值超過6600億港元,較年初增長186%。
上市潮或將持續至明年
業界有聲音認為,未來還將有更多物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12月25日,在“資本+科技賦能下,物管行業如何走?”圓桌論壇上,新城悅服務集團首席戰略官兼董秘尤建峰表示,直至2021年三季度或將再爆發一輪物管企業上市潮。
尤建峰表示,“聯交所主板上市條件正在征求意見,從原來上市前一個會計年度凈利潤2000萬港元-3000萬港元,提升到5000萬港元-6000萬港元,該征求意見將在2021年7月1號正式落實。若按此條件,物管企業的管理面積要在2000萬平方米以上才有機會(上市)。因此從該意見執行起,未來就難有物管企業上市潮出現。”
“如果從開發商下屬物業公司來看的話,預計排名前50的開發商物業公司可能都有自己的上市計劃,所以上市潮一定會持續。現在無論是開發商物業公司,還是市場化的物業公司,都希望通過資本的力量驅動發展。”鑫苑服務CFO黃波表示,“現在有一些企業確實對于上市之后的未來發展還缺乏系統性的思考,對自身企業成本的增加還缺乏清晰的認識。我們也接觸到一些中小物業公司,他們希望能夠在近期上市,但像剛才講的,港交所上市門檻將在明年7月份調整。現在企業熱情很高,但還需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審慎而行”。
如何突破收入“天花板”?
2019年百強物管企業營業收入均值達10.4億元,同比增長17.38%,百強企業毛利潤率為24.02%,增長0.46個百分點,穩中有升。其中,TOP10物管企業凈利潤均值為6.6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速為49.48%,呈現越大越快的發展趨勢。
從收入構成來看,2019年,百強物管企業基礎物業服務收入均值達8.17億元,同比增長14.55%,占總營業收入的78.55%,依然是百強企業的主要收入來源。事實上,目前上市的物管企業,部分是依托于母公司背后的資源支持,因此在很多投資者眼中,物管行業就是“收物業費的”,是“躺著賺錢”的行業。
“未來如果讓行業能夠持續增長?一個是規模,一個是創新。”世茂服務控股執行董事兼總裁葉明杰表示。
葉明杰認為,“第一,精細化管理,現在處于行業生存轉型期。目前行業還是相對粗放,過去物業企業很多是總包再分包給四保業務,但到一定程度以后便沒有再進一步盈利的空間了。對此,頭部企業都走往信息化走,提高效率。然后走向精益化、標準化;第二,現在有很多(擅長)收并購的企業,為什么資本市場不喜歡?因為風險比較大。但反過來,如果收并購的企業回報價值依然很大,而且風險也可控,是不是資本市場就會喜歡呢?所以一體化、運營能力依然是要解決的長遠問題;第三,在突破規模天花板的同時,企業不能倉促布局。現在很多企業都做增值服務。實際上ToC的增值服務很難,但是ToB的增值服務,或ToB再到ToC的增值服務相對簡單,不同的物業企業自己需要去選擇,要小處著手,而不要大量快上,倉促的布局風險很大。”
數字化服務呈兩大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物管企業管理面積擴大,技術融合是物業服務企業降本增效、創新業態的必然趨勢。越來越多的物業服務企業借助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新技術進行跨界融合,不斷加快智慧平臺建設步伐,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正在重塑物業服務企業內外部管理系統和社區服務平臺。
對此,尤建峰表示,面向未來更精細化的運營,需要物業公司針對自身客群開發出更多的應用場景,給每一個業主更多的標簽,才能夠做更多的貼近服務,而這些服務或許會為物業公司帶來價值。
特斯聯副總裁謝超表示,發展數字化的傳統思路已經落伍了,傳統思路是有了社區的場景,有了智慧社區的數字化系統,再基于數字化系統進行賦能,提升運營效率,這個思路是非常被動的。
他認為,未來物業服務會有兩個發展方向,一是在單一場景里非常深度的專業的垂直服務商,包括數字化信息化在內,做小而美的企業。這種數據的深度不是搭一個平臺,具備這種場景就可以的,而是必須對這個場景具備掌控力,而且可以深入下去;另一個方向則是轉化成一個真正的城市運營者,變成一個非常偉大的企業,而做一個數字城市運營者,數字的深度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在我看來這樣兩個方向才有最大的空間,而且我相信后者在數字城市運營者上才能成就一個偉大的企業。”謝超補充道。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