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爭議之中,互聯網買菜正在涌現出更多的玩法。
在圍觀了幾日之后,家住北京市方莊地區的林女士終于決定去小區樓下的互聯網買菜地推攤位去看看。在工作人員的熱情招待下,劉女士最終以兩個西紅柿為“報酬”下載了相關APP并加入了一個名為京東七鮮會員群18的微信群。
“其實從單價來看并不算很便宜,但是群里會分享很多拼單信息,也會分享一些優惠券。”劉女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除了分發拼單信息與優惠信息外,社群運營者也會定期分享心靈雞湯以及氣象資訊提高活躍度。
通過添加社交平臺運營社交電商只是當下互聯網買菜的一個縮影。社交電商的模式外,互聯網買菜正在涌現更多的“玩法”……
市場紅利正在減少
事實上,通過社交電商為互聯網買菜平臺帶貨并非新鮮事。
2019年初開始,資深社交電商運營者李海楠通過運營微信社群來為每日一淘平臺帶貨,在微信群內分享蔬菜、水果等生鮮產品的優惠信息。他告訴記者,他不但能夠收取帶貨分成,還可以通過拉新裂變獲取管道收入。
“去年的時候整體好一些,好的一天能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差的時候個位數的時候也有。”李海楠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當然還有很多厲害的大團長,好的時候一天一兩萬元,差的時候也有一天幾千元”。
但隨著巨頭的涌入,這個領域的紅利正在減少。“巨頭涌入固然會帶動行業景氣度,但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入局時,行業的紅利也可能就此消失”。李海楠坦言。
李海楠的擔憂不無道理。據記者了解到,社交電商賣菜的賽道上正在變得越來越擁擠。一方面,傳統的生鮮電商以及零售企業仍在進行著社交電商的布局;另一方面,在社區團購的推動下,阿里、美團、京東等互聯網巨頭正在強勢分羹社交電商市場份額;此外,新玩家的涌入也正在進一步稀釋市場紅利。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外,行業外的互聯網巨頭正在推動互聯網買菜的新的“玩法”的出現。
記者了解到,滴滴正在將地推的經驗復制至社區團購;快手正在通過直播的方式切入互聯網買菜賽道;美團優選則是學習興盛優選的“開發新團長分銷模式”,與“不同商品不同傭金打法”兩種模式融合;掌握物流渠道的部分快遞企業也在直接或間接入局社區團購,從同城配送的角度入局互聯網買菜市場;掌握業主資源的物業機構也在躍躍欲試……
對于入局者而言,這并非僅意味著幾捆大白菜幾斤水果,而關乎流量的重新洗牌。
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互聯網買菜是一次流量重構的新機會。另有某電商從業者對記者表示,互聯網巨頭加碼買菜業務從本質上意味著對于流量重構的期待。“電商巨頭對于社交電商等早就有所布局,對于生鮮電商業務也早有涉足,但是高端生鮮品類具有明顯的天花板。”該從業者表示,“因此,對于互聯網企業而言是一次流量重構的機會”。
線上買菜有望由點及面
上述電商從業人士進一步指出,無論盒馬鮮生、每日優鮮還是其他生鮮電商品牌,他們原本的布局方向主打高端,但這樣就出現兩大弊端。“一方面,高端蔬果損耗率高,對于倉儲以及物流都有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高端蔬果的目標用戶群體較為局限。”該人士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二、三線乃至低線城市做起的互聯網買菜業務有望為相關企業打開新的市場,帶來新的增量。
據公開資料顯示,滴滴旗下的橙心優選進軍西南成都;美團旗下的美團優選將第一戰定在了山東濟南;餓了么選擇了河南鄭州;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首批試點城市為武漢以及南昌……
值得一提的是,如是背景下,亦有地方政府悄然布局互聯網買菜業務。據記者了解到,日前,青島國信、陽光創投、青島市政府引導基金組成聯合投資主體,向每日優鮮戰略投資20億元。據悉,這是迄今為止生鮮電商在地方落地的最大規模戰略投資。
“每日優鮮將立足青島,輻射全國。”據每日優鮮方面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每日優鮮一直在積極地布局菜市場,以青島為樣板,我們將進一步升級民生菜市場,讓老百姓的菜籃子工程能夠有實實在在、扎扎實實的升級”。
“目前來看,很多互聯網巨頭布局互聯網買菜都是從下沉市場開始的,未來一定會以單個城市為中心店輻射擴張,并逐步切入一線城市。”上述電商從業者表示。
“社區團購等互聯網買菜的模式發展迅速,受到多方關注,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行業發展和革新,也為消費者帶來了一定便利和實惠。”達達集團副總裁何輝劍對《證券日報》記者談道,但無序擴張而來的亂象亦不容忽視,行業仍存在一定不確定性。
何輝劍指出,從供給看,生鮮供給分散,主要供給呈現本地化特點,難以進行供應鏈整合形成全國優勢;從履約看,社區團購等模式目前基本為次日達模式,屬于計劃性履約,如迭代為當日達/小時達,其依靠周邊供應鏈,履約成本、拉新成本、sku供應鏈成本將較高。“中國已進入微距電商時代,傳統零售業的電商化以及微距化,即實現一小時達的即時零售化,這是一個最大的機會。”何輝劍補充道。
在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看來,巨頭切入互聯網買菜領域最大的風險點在于可能會引發惡意競爭,但隨著監管的加強,互聯網買菜有望成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一個積極現象,未來信息化技術有望在買菜乃至農業生產鏈上各個環節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