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許潔 見習記者 李豪悅
資本的春風正吹往功能性護膚品賽道。
4月15日,天風證券研報指出,功能性護膚市場迎來黃金時代,產品功效成為主要決策點。相關數據顯示,2021年1季度8起護膚品融資,其中6起為功能性護膚品。
潤百顏總經理楊君向《證券日報》記者介紹,行業的整體增長速度和未來的市場空間,都在吸引資本加入。
功能性護膚品獲認可
國貨化妝品崛起的時代,國產功能性護膚品的價值也逐漸被資本認可。
今年3月25日,國產護膚品牌薇諾娜母公司貝泰妮于國內成功上市。據了解,股價開盤上漲272%,成為國內“功效性護膚第一股”,截至4月16日,貝泰妮總市值832億,每股為195.49元。
原料巨頭華熙生物,旗下的功能性護膚品也保持增長。公司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實現收入13.46億元,同比增長112.19%。
不過,受到關注的不僅有業內巨頭。淘美妝商友會數據顯示,2021年1季度8起護膚品融資中,6起為功能性護膚品品牌獲得融資,其中不乏成立時間較短的新銳品牌。如護膚品牌EVM4個月內完成2輪共計2000萬美元的融資,成立時間為2018年;主打抗衰、修護的國貨品牌溪木源成立時間一年半,已獲6輪融資;今年1月6日才成立的新品牌顏效笙,短短數月便獲得了寒武創投的天使輪融資。
談及資本對國產功能性護膚品的青睞,潤百顏總經理楊君表示,一方面,行業整體的增長速度被大家認可;其次,功能性護膚品尤其是國貨品牌背后擁有大量客群。“這些客群代表我們未來整個市場的空間,將影響更多的C端消費者和B端渠道。”
美業顏究院發布的《2020功效型護膚產品消費洞察》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這段期間內,僅淘寶、天貓平臺上,功效型護膚產品市場規模已達到796億元,占據整個護膚品66%的市場份額。
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賽道玩家爭先與資本的相擁,EVM品牌創始人施沈華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個熱門賽道出現,VC們都會跟風。“這樣的情況下,企業更要有一個自己的判斷。資本的錢你可拿可不拿,但拿了就要想清楚為什么要拿,品牌最重要的還是不忘初心。”
同質化問題待解決
功能性護膚品的崛起,離不開消費市場對護膚品功能性需求的日趨增加,個推大數據顯示,95后、女性、高消費水平群體是成分黨主力軍,高知群體占比相對較高,84.83%的女性看重護膚品成分。
“現在很多00后,他們信閨蜜,信博主,對于知識的獲取,對一些成分的研究比某些博主還要深,比如護膚品成分以及成分背后的工廠都研究的很清楚。他們買護膚品,對自己容顏的打造,不是盲目的模仿,更多的是智慧的挑選。”楊君表示,大量KOL也正在幫助品牌更快找到核心購買人群。“越來越多的博主更深入將品牌的技術力,特點說得深入,這樣的自媒體、平臺及KOL,都在幫助我們快速找到消費者。”
需要注意的是,短時間內迅速崛起的功能性護膚品賽道,也出現同質化的問題。記者發現,主打抗衰老的赫蓮娜黑繃帶面霜,玻色因濃度達30%,即便50ml的產品單價高達3480元,旗艦店月銷量也突破4000件。據了解,玻色因為歐萊雅集團的專利成分,但由于該成分大受歡迎,大量的平價替代產品也迅速涌現。
記者在小紅書搜索“黑繃帶平替”關鍵詞,相關分享內容達到“3萬+”。其中不乏大量其他品牌宣稱含有玻色因的情況。
對此,楊君表示,“雅詩蘭黛也好,蘭蔻也好,市面上他們的‘平替’非常多。但究竟是模仿到了內核,還是僅僅模仿了一個形態?一個品牌背后的科技力如果沒有真正‘模仿’到,市面上的模仿品生命周期就會非常短。其實護膚品很多原料是一樣,但重要的不是相同原料的堆砌,原料的配比才重要,否則這個行業就不需要那么多國寶級的研究專家了。”
公開數據顯示,潤百顏2020年實現收入5.65億元。楊君向記者表示,一線國際大牌能長久的原因,在于對產品不斷的研發和迭代,這也是我們國貨要去學習的。“產品本身的特點是不是有差異化、有自己的護城河、給客戶新鮮的感覺、給客戶功效性的體驗,這些才是最重要的。”
(編輯 白寶玉)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