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見習記者 賀王娟
2021年中報業績預告陸續披露,深受疫情影響的旅游業生存狀況得以體現。與旅游業上市公司2020年中報業績幾乎全面淪陷相比,今年的中報業績預告則透露出更多積極信號。7月17日,中青旅披露了業績預盈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業績同比扭虧為盈。此外,麗江股份、ST西域、三特索道等上市公司亦披露了“預計扭虧”的中報業績預告。
“旅游業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國內游總體需求仍然旺盛,國際游離全面放開仍需較長時間,在國際游受限的情況下,此前深耕國際游的旅游企業可以積極拓展國內業務,耐心等待旅游業“春天”的到來。
“今年上半年,旅游市場持續復蘇。”攜程研究院戰略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謝曉青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攜程旅行網“五一”黃金周的總訂單量同比增長270%,比2019年同期增幅超過30%。“隨著消費者對旅游品質和旅游產品多樣化需求的提升,旅游消費升級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二季度假期集中
助部分旅游企業“扭虧”
中青旅預計,2021年上半年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362.44萬元,實現扣非凈利潤80.62萬元,同比扭虧為盈。
對于上半年業績的回暖,中青旅在公告中表示,今年上半年,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宏觀環境和市場環境持續回暖,人員流動逐步放開,居民消費復蘇,公司的景區、整合營銷等業務板塊呈現良好恢復態勢。
“以今年上半年各法定節假日為例,烏鎮景區的營業收入在清明節假期恢復至2019年同期數據的七成,五一假期和端午節假期的營業收入基本與2019年同期持平;古北水鎮景區的營業收入在清明節假期和五一假期恢復至2019年同期數據的九成,端午節假期的營業收入基本與2019年持平。”中青旅證券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
中青旅此前發布的一季報業績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青旅實現營業收入13.98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0.65億元。由此可見,中青旅今年上半年業績的恢復,主要是靠二季度業績的拉升。
“一季度,全國多地新增新冠病例,省際間人員流動的限制以及大型活動的管控,減緩了景區業務和整合營銷業務的恢復速度;二季度,隨著各地病例清零、疫苗普及,旅游業經營環境逐步恢復,為公司業務復蘇提供了條件。”中青旅證券部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稱,二季度有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等多個法定節假日,相較于一季度更易刺激居民旅游消費。在出境游暫未解禁之時,國內優質景區作為高消費客群的替代目的地,在經營恢復上更具優勢。其中,烏鎮景區作為綜合型休閑旅游目的地,消費場景豐富,呈現良好的恢復態勢。
除中青旅外,峨眉山、麗江股份、三特索道等上市旅游企業也發布了業績“扭虧”預告。受益于國內旅游市場的全面復蘇,多家境內上市的旅游企業依靠二季度業績的拉升,成功實現半年度業績扭虧轉盈。
旅游企業業績分化
部分虧損企業抱團取暖
不過,仍有部分上市旅游企業仍深陷虧損。
眾信旅游披露的中報業績預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預虧1.2億元-1.8億元。凱撒旅業則預計上半年虧損1.3億元-1.7億元。這兩家深耕出境游的上市旅游企業正準備通過合并來“抱團取暖”。
“旅游企業出現的業績分化,是由不同的業務布局決定的。”盤和林對記者表示,盡管國內游需求旺盛,但出境游復蘇仍遙遙無期。短期來看,上市旅游企業的業績分化趨勢仍將持續;但相關旅游企業正通過調整業務結構等方式積極自救,部分企業虧損額有望收窄。
“業務布局對業績扭虧很重要。”據中青旅證券部人士介紹,雖然中青旅是以旅行社業務起家的,但經過多年耕耘后,目前已形成覆蓋景區投資與運營、酒店運營與管理、會議展覽與整合營銷、旅行社與旅游互聯網等領域的多元化布局,此外還涉足部分非旅游類業務。
“與只有單一旅行社業務的公司相比,公司的抗風險能力及經營優勢更強。尤其是景區業務以及整合營銷業務,近年來在同業已形成良好的口碑,頗具市場競爭力,為中青旅今年上半年的業績復蘇提供了助力。”中青旅證券部人士表示。
隨著暑期旅游消費旺季的到來,旅游業又迎來一次關鍵發展時點。同程旅游預計,2021年暑期機票價格較2020年同期將有一定幅度上漲,高峰時段票價可能達到或超過2019年同期。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目前酒店預訂量已超過2019年同期的三成,其中高星級酒店占比增長近一成。受供需影響,暑期酒店每晚均價已從2019年同期的502元增長至目前的688元。飛豬網則表示,最近一個月,飛豬平臺上與夏季滑雪相關的商品預訂量同比大漲超過130%。
“國內旅游業仍處于強勁復蘇階段。”盤和林對記者表示,在出境游受限的情況下,部分旅游企業經營仍舉步維艱。但隨著行業景氣度的持續提升,旅游業有望涌現出更多的投資機會。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