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立良 見習記者 郭冀川
“稀土當前市場主流產品價格進入持續上漲行情,如鐠釹氧化物突破60萬元/噸,氧化鏑再臨265萬元/噸,氧化鋱觸及850萬元/噸。當前稀土原礦、分離供應都比較緊張,部分分離企業停產檢修,部分地區金屬冶煉企業限電,導致稀土主要氧化物、金屬產品供應整體處于偏緊狀態。”上海鋼聯稀土資訊部品種經理王繼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稀土產品并非現貨供小于求,但因市場整體看好后市,企業捂貨惜售,以致市場現貨流通量有限。
下游需求旺盛刺激稀土漲價潮
7月以來,稀土報價持續走高,稀土板塊再度活躍,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稀土指數當月上漲15.97%,較2015年9月13日最低點上漲了114.39%。稀土價格持續走高也令下游產業承壓,據上海有色網調研信息顯示,多家分離廠和金屬廠表示現貨緊缺,個別產品已沒有庫存。
稀土永磁材料(釹鐵硼)在稀土產業鏈下游產值占比80%左右,中信證券研報指出,新能源汽車單車釹鐵硼用量約3-5千克,是傳統汽車用量的3-5倍,假設202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1800萬輛,對應釹鐵硼需求將達5.4-9萬噸,2021-202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釹鐵硼的需求年均增速約40%,2025年新能源汽車或將成為稀土下游第一大應用。
王繼表示,目前稀土下游市場在新能源汽車、電動自行車、風電、空調、消費電子等領域需求都有增加,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應用需求更為明顯。除了下游市場需求旺盛,上游原材料端由于緬甸疫情加重,導致緬甸稀土礦進口偏難,原礦分離企業的氧化物產量減少。
“目前再生分離企業產能正在增加,廢料現貨供應偏緊且價格堅挺,部分地區稀土分離企業因環保督察停產檢修,氧化物供應愈顯緊張,限電也導致部分地區企業氧化物、金屬產量略減。目前來看,影響稀土下半年市場變化的因素有緬甸疫情能否得到控制、下半年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總量指標是否會增加、終端訂單消費情況、一直廣傳的收儲推進情況等。”王繼說。
供給約束利好行業規范發展
稀土是不可再生資源,是高科技領域多種功能性材料的關鍵元素,近年來全球多個經濟體相繼出臺政策將稀土納入國家戰略資源儲備。近年來國內稀土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十四五”期間國內稀土供給仍受到開采總量指標的限制,打黑、環保等供給側高壓政策仍將繼續。國務院辦公廳6月11日印發《國務院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其中包括《稀土管理條例》。
國資委機械工業經管院創新中心主任宋嘉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稀土開采、冶煉分離仍存在私挖盜采和無計劃、超計劃生產行為,擾亂了生產經營秩序,缺乏覆蓋稀土全產業鏈的綜合性法規。《稀土管理條例》一旦出臺,將針對稀土開采和冶煉分離分別建立總量指標管理制度,從源頭治理稀土非法買賣行為。
需求增加疊加供給約束,也帶來稀土產業鏈公司業績的騰飛,作為六大稀土集團之一,北方稀土的稀土開采冶煉指標占比長期保持在50%左右,2021年一季度,隨著稀土價格的大幅上漲,公司盈利大幅上漲,實現營業收入63.73億元,同比增長39.8%;實現歸母凈利潤7.75億元,同比增長435.2%。
近期東北證券、中泰證券、華金證券對北方稀土2021年度業績做出預測,均預測公司2021年凈利潤較去年同比增長超過300%。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北方稀土2021年第一批稀土礦開采指標、分離冶煉指標分別為44130噸、38270噸,較2020年第一批分別大幅上漲8755噸、7778噸,在配額增長的基礎上,公司產銷量持續增長。
王繼表示,稀土產業上市公司今年報表利潤豐厚,主要就是產品漲價的原因,除此之外還有疫情的負面影響變小、企業擴產、部分企業往年高庫存獲利變現、成本控制等方面。
巨豐投資首席投資顧問張翠霞對記者表示,稀土產業在二級市場行情火熱,一方面是行業政策刺激,另一方面是產品價格上漲帶來相關公司的確定性收益。雖然稀土板塊估值已經階段性溢價,但從二級市場行情驅動情況來看,相關公司半年報利好刺激下,仍有階段性上漲預期。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