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等三部門近日印發《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監管的通知》(下稱“通知”),部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
通知規定,培訓成本包括培訓機構人員薪酬、培訓場地租金、宣傳費、研發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及其他費用。
“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通行管理,會允許10%左右的利潤空間,也就是說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的收入會是成本的110%左右,這樣的話,未來學費肯定會比現在大大降低。”一位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具體收費標準由各省級主管部門或經授權的地級政府制定,上述業內人士介紹,北京等地的具體細則將很快出臺。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對培訓機構兩項主要成本——人員薪酬和宣傳費進行了嚴格限制。其中規定,人員平均工資水平不得明顯高于統計部門公布的當地教育行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說白了,就是培訓機構平均工資不得明顯高于公辦學校教師工資。”上述人士說。
通知還規定,宣傳費按不超過學科類校外培訓銷售收入的3%據實核算。這幾乎是目前在線教育公司營銷費用占營收比重的零頭。
線上線下公平對待
通知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在培訓費外另行收取其他費用。
培訓費將依法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由政府制定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并按程序納入地方定價目錄。各地制定的浮動幅度,上浮不得超過10%,下浮可不限。
基準收費標準如何制定格外重要。按照通知的規定,將區分線上與線下機構,以及不同班型。“主管部門已經約談了代表性培訓機構,聽取企業的意見,將依據不同類別分別核定成本,不會一刀切。”上述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其中最具爭議的問題是如何確保線下機構與線上機構的公平性。
首先,線下機構只能在一個城市固定區域內招生,線上機構則可以在全國招生。
通知指出,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由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制定,或經省級人民政府授權由地級及以上人民政府制定;線上學科類校外培訓的基準收費標準和浮動幅度,由培訓機構辦學許可審批地省級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教育部門制定。
也就是說,線下機構的定價以地級市為范圍,這可以保證同等的收入、消費水平。但線上機構的定價雖然以省為范圍,但各省份之間的收入、消費水平仍差距較大,比如,線上機構如果在北京注冊登記,則執行北京市的價格標準,但其可能有大量西部地區用戶。
其次,線下機構只能采取1對1或小班課形式,線上機構則可以采取大班課。
通知指出,要區分線上和線下以及不同班型,分類制定標準課程時長的基準收費標準。
班型主要可分為10人以下、10~35人、35人以上三種類型。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本地區具體的分類標準。標準課程時長,線上為30分鐘,線下為45分鐘,實際時長不一樣的,按比例折算。
線下機構的班容量一般在35人以下,線上機構則有各種班型,頭部K12在線直播大班課機構的平均班容量在2000人以上,有的學科可以達到5000人。
如此導致的規模效應是不同的,線下機構的班容量小,且學校數量大量壓減,即使單價稍高,也會在總收入上落后于線上機構。
“線下公司如果不轉型或不創新,絕大多數基本上就很難活了。線上公司活下來大概率是沒問題的,因為線上是主講老師講課,輔導老師服務,可以對寒假暑假的輔導服務收取一些費用。”一名在線教育公司創始人說。
嚴格核減不合理成本
決定政府指導價基準收費標準的是成本。
通知指出,各地要根據相關規定,加強對培訓機構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成本調查,嚴格核減不合理成本。
培訓成本包括培訓機構人員薪酬、培訓場地租金、宣傳費、研發費用、固定資產折舊費以及其他費用。
其中,培訓機構人員平均工資水平應正常合理,不得明顯高于統計部門公布的當地教育行業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培訓場地租金和固定資產折舊費等,應當根據學科類校外培訓實際利用時長等因素,按合理方法和公允水平分攤核算;宣傳費按不超過學科類校外培訓銷售收入的3%據實核算。
對人員薪酬和宣傳費的限制可謂嚴厲。“教育行業城鎮非私營單位主要是公辦學校,”上述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如此規定,可以直接制止校外培訓機構高薪挖搶學校教師。”
在北京,頭部線下機構的主講老師可以拿到稅后3萬元的月薪,幾乎是公辦學校教師月工資的3倍多。在線教育公司的主講教師、教研人員則可以享受互聯網行業的待遇,頭部機構的教研人員可以拿到50萬元年薪,主講教師的收入更高。
“相比于市場化的商業機構,培訓機構定位成公益性的非營利機構以后,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會急劇減弱。”上述在線教育公司創始人說。
“雙減”意見規定,主流媒體、新媒體、公共場所、居民區各類廣告牌和網絡平臺等不刊登、不播發校外培訓廣告。但通知還是在培訓機構成本中留出了宣傳費這個項目,只不過,同在線教育瘋狂營銷燒掉的錢相比,宣傳費3%的成本占比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以最近上市和提交招股書的兩家在線教育公司掌門教育、火花思維為例。掌門教育營銷費用占凈收入的百分比,2019年為81.4%,2020年為64.1%;火花思維營銷費用占凈收入的百分比,2019年為121%,2020年為68%。
如何生存
由于校外培訓的公益屬性,以及其涉及重大民生的特點,學科類校外培訓的政府指導價將不會太高。
以目前公益性的少年宮培訓為例,北京市西城區少年宮本學期各類興趣班的單課時價格為30-90元。
另外可資參考的例子是,在線外教機構鯨魚小班推出的自研閱讀課程單課時價格為35元,采取6人直播小班形式。鯨魚小班該課程是在北京市教委和中國民辦教育協會監管之下推出的合規課程。
這意味著,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將維持微利,稍有不慎還將經營不善。這對于學科類校外培訓行業將有何影響?
首先,中小機構或將難以為繼,學科類校外培訓將進一步向頭部集中。北京市12個區已經公布了首批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白名單,全部124家機構中,學而思、新東方、高思、學大教育、瑞思教育這5家頭部機構獲批校區最多,共38家,占30.6%。其中,學而思、新東方分別獲批10家。
其次,即使是頭部機構,也需要轉型非學科類培訓增加生存空間。非學科類培訓可以注冊為營利性機構,實行市場定價。“未來頭部機構可以利用學科類培訓形成的品牌,為新設立的非學科類培訓引流。”上述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
頭部機構正在迅速轉型之中。學而思培優近日發布素質教育品牌學而思素養中心,產品內容涵蓋科學、編程、益智、故事、口才、傳統文化、美育、圍棋等模塊。此前,好未來旗下勵步英語更名為勵步,并推出勵步兒童成長中心,主推戲劇、口才、美育、益智等素質教育產品。
對于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如何轉型,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劉林曾建議,周一到周五做學科業務,周末及假期做素質教育服務,或是體育、美育等五育并舉相關服務,結合起來形成“混業”發展的模式。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