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昌校宇
在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無人橋吊以平均單機作業62.62自然箱/小時的“中國速度”刷新世界紀錄;在海爾膠州多聯機互聯工廠里,機械臂正在完成中央空調AI“智造變身”;在海信國際中心展廳內,全球首款RGB-Miniled(三維控色液晶技術)電視折射出技術突破的光芒……這些實體產業提質增效的生動場景背后,都躍動著企業集團財務公司(以下簡稱“財務公司”)的金融力量。作為大型企業集團內部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其正以獨特的產融協同模式,探索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新路徑。
2025年盛夏,記者赴青島實地調研海爾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海爾財務公司”)、海信集團財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信財務公司”)及山東港口集團財務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東港口財務公司”)等3家企業,發現他們雖分屬不同領域,卻展現出高度一致的方法論:在評估項目時,始終將產業成長的戰略價值置于財務回報之上,做產業中最懂金融、金融中最懂產業的機構。
助荒灘變身世界強港
7月1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強調,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向海圖強之路。
頂層設計擘畫的海洋經濟發展藍圖,正在黃海之濱轉化為生動實踐。走進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無人橋吊如同鋼鐵巨人般精準舞動,自動導引車沿著預定軌跡有序穿梭,載滿“中國制造”的萬噸巨輪昂首遠航。這幅科技感十足的場景背后,是一場持續十余年的產融協同“長跑”。
時針回撥至2013年底,青島港決定自主建設全新自動化碼頭時,面臨技術上國內無先例可循、資金上外部融資渠道不暢的雙重挑戰。山東港口財務公司總經理王偉強對當時的“破冰之舉”記憶猶新:“彼時國內自動化碼頭建設尚屬空白,外部金融機構不僅貸款利率高企、授信周期漫長,更對項目前景存疑。關鍵時刻,公司迅速組建業務團隊駐場調研,經過多輪審慎評估后,于2014年9月份發放了首筆用于新前灣迪拜環球碼頭工程的項目貸款,較外部金融機構提前至少1個月完成授信,為傳統碼頭升級按下‘啟動鍵’。”
這份果敢決策,緣于財務公司生于產業、服務產業的獨特基因。“建設亞洲首個全自動化碼頭不是可選項,而是關乎中國港口轉型升級的必答題。”王偉強表示,這并非簡單的資金投放,而是助力中國港口實現智慧化躍遷的戰略支點。
“頗具象征意義的是,這‘第一鍬土’既是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收到的首筆資金支持,也是公司成立后的第一筆放款。”王偉強的話語中透著自豪。十余年來,山東港口財務公司累計為該項目提供超20億元融資支持,見證并參與了從首臺橋吊安裝到系統全面聯調的全過程,金融服務與項目建設始終同頻共振。
如今,這片曾經的荒灘已蛻變為全球領先的自動化碼頭。今年5月份,無人橋吊以平均單機作業62.62自然箱/小時的裝卸效率,第13次刷新世界紀錄,再次向全球展示了中國港口的不凡實力。
產融“協奏曲”也在集團內部持續深化拓展。2024年,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貨物吞吐量突破18億噸,集裝箱量超4400萬標箱。這份亮眼答卷背后離不開山東港口財務公司累計超百億元的資金支持。
這些數字不僅是財務公司價值的體現,更是“向海圖強”在港口領域落地生根的生動寫照。正如那些劈波斬浪的遠洋巨輪,承載的不僅是“中國制造”的榮光,更是建設海洋強國的夢想。
超前半步提供金融服務
在依托集團、服務集團的功能定位下,若將山東港口財務公司比作技術攻堅的“戰略投資人”,那么海爾財務公司和海信財務公司則猶如產業鏈的“流動性管家”,在下游企業資金吃緊時快速施援。
長期以來,產業鏈末梢企業因財務信息不完善等問題,外部金融機構服務頻頻遇阻。財務公司則憑借與產業系統的深度直連,構建起“產業數據—信用評估—資金投放”的閉環體系,將傳統融資流程從按“天”計算提速至以“秒”為單位的極速響應。
在海爾膠州多聯機互聯工廠會議室的大屏上,海爾財務公司總經理尚慎子指著一份特殊的“風控清單”介紹,“融e貸”通過對接集團產業系統,實時抓取下游經銷商采購訂單、回款周期、庫存周轉等關鍵經營數據,并將動態產業指標轉化為信用評估依據,既實現了秒批秒貸、隨借隨還,又確保了“數據安全留存集團、金融服務直達末梢”。
“外部金融機構授信看靜態報表,財務公司決策憑產業‘脈動’。”尚慎子一語道破兩者的本質差異。
上述融資服務與經營需求的即時匹配成效顯著。自2022年上線以來,“融e貸”已累計投放資金超20億元,覆蓋經銷商2000余家。在破解經銷商融資困境的同時,也有效拉動了海爾集團產品銷售,形成“產融結合、以融促產”的良性互動。
海信財務公司也有類似的產融協同實踐。走進海信國際中心展廳,智慧生活、智慧能源等創新成果整齊陳列,產業轉型升級的背后躍動著金融賦能產業的全力以赴。
2024年4月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文明確,“強化重點領域金融服務”,并重點提及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等領域。這也正是海信財務公司始終深耕的方向。海信財務公司總經理吳大鵬表示:“公司通過優化信貸機制,持續引導金融資源精準流向制造業。相比外部金融機構,財務公司更了解集團成員單位的實際經營狀況,能夠基于產業數據動態調整授信策略,有效突破傳統風控中‘看不清、算不準’的困局。”
特別是針對核心零部件供應商群體,即具有高技術門檻、輕資產運營特質但又缺乏抵押物的初創型科技企業,傳統融資渠道往往難以滿足其需求。據吳大鵬介紹,海信財務公司聯合集團成員單位,通過票據保貼等方式為產業鏈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開辟了高效融資通道,并顯著降低其融資成本。
產業需求迭代,金融服務必須超前半步。今年,海信財務公司進一步升級服務,為重點領域的14家高新技術企業和7家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不僅解決資金需求,更關注科技成果轉化。
“產業需求所指,金融服務所向”的描述精準勾勒出財務公司的價值坐標。正如上述3家財務公司部門負責人形成的共鳴:“更多時候,財務公司的價值不體現在錦上添花的繁華處,而在雪中送炭的緊要時。”
回溯發展軌跡,從山東港口青島港自動化碼頭建設的“第一鍬土”,到海信集團的高端化轉型,再到海爾集團生態轉型的“關鍵一躍”,在每一個產業發展的關鍵節點,都有財務公司的身影。
上述只是財務公司金融實踐的“青島樣本”,這類既是產業專家又是金融行家的機構正在發展壯大。中國財務公司協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末,全國共有236家財務公司,行業表內資產總額為8.52萬億元。
在調研尾聲,尚慎子提示:“在產業發展的長周期里,財務公司的角色不是替代外部金融機構,而是補位協同。”或許,這就像交響樂中不同樂器的和弦,財務公司正以產業和聲補位金融“主旋律”,共同奏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時代樂章。
23:31 | 直擊ChinaJoy:上半年游戲產業國內... |
23:31 | 7月份重卡銷量同比增長42%“四連漲... |
23:31 | “蘇超”效應持續顯現 文體旅融合... |
23:30 | 剛需持續發力 深圳7月份住宅成交超... |
23:30 | 頭部陶瓷企業加速創新 滿足“好房... |
23:30 | 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金額達5783億... |
23:30 | 新型儲能應用效果逐步顯現 鋰電池... |
23:30 | 硅片價格延續漲勢 產業鏈價格回暖... |
23:30 | 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 產業鏈... |
23:30 | 即時零售 尋求顛覆與重構的破立平... |
23:30 | 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上市 公募REI... |
23:30 | 投資者踴躍申購 多只科技主題基金...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社有限責任公司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240020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京B2-20250455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201377號京ICP備19002521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xmtzx@zqrb.net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