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朱寶琛
從2022年1月1日起,將有一大波與大家的投資、生活等密切相關的法律、規則、標準、目錄等即將施行,比如,通過買法拍房鉆限購政策漏洞行不通了,新買家用汽車出現重大質量問題七日內可退換……
01、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落地
《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實施辦法》將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我國首次在行政法規層面確立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是行政執法方式的一大創新,在提高執法效率、及時賠償投資者損失、盡快恢復市場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
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即“行政和解”。這一制度,能夠及時賠償投資者損失,且不影響其行使民事訴訟權利,充分尊重投資者對救濟渠道的選擇權。當事人交納的承諾金可用于賠償投資者損失,投資者獲得及時有效救濟的新途徑,更加有利于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并且,在最大限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保護了當事人自身合法權益。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適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是堅持“零容忍”要求的具體體現,并不意味當事人可以“花錢買平安”。
另外,證監會會同財政部制定了《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金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簡稱“辦法”),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證監會起草制定了《證券期貨行政執法當事人承諾制度實施規定(征求意見稿)》及說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目前,征求意見均已結束。
02、券商應合規審慎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
2022年1月1日起,《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指引第1號——風險管理》和《深圳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業務指引第1號——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風險管理》都將施行。
此舉意在引導和規范證券公司合規、審慎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有效防范和化解業務風險。
深交所發布的指引提出,證券公司應當審慎開展股票質押回購增量業務。深交所將按相關公式計算結果對證券公司每年新增股票質押回購初始交易規模進行監測。
上交所發布的指引明確,融入方發生“新增初始交易后,融入方累計質押的股份數量超過其持有該股份數量70%”等三種情形中的其中一種的,證券公司應當重點關注其還款來源、盈利能力、資產負債。新增初始交易后,控股股東或第一大股東作為融入方累計質押的股份數量超過其持有相應上市公司股份數量80%的,上交所可視情況開展專項檢查。
總體上看,指引的發布,將有利于規范證券公司更好地展業,引導其向實體經濟注入更多金融“活水”。同時,有助于壓實融入方和融出方責任,保證證券市場長期穩健發展。
03、《科學技術進步法》破解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進步法》,將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科學技術進步法1993年頒布施行,曾于2007年進行修訂。作為我國科技領域具有基本法性質的法律,科技進步法對促進科技事業長足進步、推動科技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社會法室主任郭林茂表示,這次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在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上作出一系列制度安排。修訂后的科技進步法充分體現我國科技領域改革發展經驗成果,全面反映促進科技創新的實踐需求。
值得關注的是,為解決科技型企業融資難題,科學技術進步法第四十二條明確:國家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健全促進科技創新的機制,支持符合條件的科技型企業利用資本市場推動自身發展。國家加強引導和政策扶持,多渠道拓寬創業投資資金來源,對企業的創業發展給予支持。國家完善科技型企業上市融資制度,暢通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發揮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的融資功能。
04、新《審計法》實施為強化審計監督提供法治保障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新修改的審計法為強化審計監督、完善審計制度提供法治保障。
審計署有關負責人介紹,本次對審計法的修改著重三個方面。一是堅持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完善黨領導審計工作的運行機制。二是完善審計監督職責,構建全面覆蓋的審計工作格局。三是堅持權責相符,形成權威高效的審計工作運行機制。
依法審計、依法履職盡責是審計工作的重要原則。南京審計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旺洪認為,新修改的審計法為更好地發揮國家審計在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提供了法律依據:第一、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國家審計必須完成的政治任務,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是國家審計長期肩負的歷史任務;第二,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是審計機關的重要工作,新修改的審計法進一步完善了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第三,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是審計機關的重要任務,新修改的審計法為國家審計維護國家經濟安全提供了更為堅強的法制保障。
05、《征信業務管理辦法》為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奠定堅實基礎
中國人民銀行制定出臺了《征信業務管理辦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辦法》作為我國征信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征信業管理條例》的配套制度,與《征信機構管理辦法》共同構成征信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進一步規范征信機構、金融機構及其他相關機構的行為,更好地保護個人和企業信息安全,促進征信市場高質量發展,構建更為完善的社會誠信體系,為數字經濟和數字金融奠定堅實基礎。
信用信息安全是征信發展的生命線和立足之本,沒有信息安全的有效保護,征信業的發展將失去根基。金蝶征信總經理朱海勃表示,在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已經出臺的背景下,《辦法》的出臺將促進征信業務市場高質量發展。《辦法》對征信產業鏈的參與者都有所規范,意味著監管部門在征信行業中的管理對象不僅限于征信機構。
06、通過買法拍房鉆限購政策漏洞行不通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司法拍賣房產競買人資格若干問題的規定》于2021年9月份由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846次會議通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這是全國首個系統性的司法拍賣房政策。規定明確,人民法院組織的司法拍賣房產活動,受房產所在地限購政策約束的競買人申請參與競拍的,人民法院不予準許。
這意味著,不具備被拍賣房產所在地購房資格的購買人無法參與法拍房競買,過去那種通過買法拍房鉆限購政策漏洞的辦法行不通了。此舉有利于更好地調控房地產市場,避免一些人或公司利用政策漏洞去規避限購。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此次新規從全國層面、法律層面將法拍房納入限購范圍,徹底堵住通過法拍房違規進入樓市的漏洞,違反相關規定將上升到承擔法律責任的層面,這預示著房地產調控的滲透和監管力度更強、更嚴格。
07、新買家用汽車出現重大質量問題七日內可退換
國家市場監督總局公布的《全新家用汽車產品維修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將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該規章在2013年施行的《家用汽車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幅度的修改。
規定新增重大質量問題七日內可退換車的規定,明確家用汽車自交付之日起7日內,出現因質量問題需要更換發動機、變速器、動力蓄電池、行駛驅動電機或者其主要零部件等情形的,銷售者應當按照消費者的選擇予以免費換車或者退車。
退換車方面的相關條件降低。將原規定中三包有效期內同一質量問題累計修理超過5次或者整車累計修理時間超過35日予以換車的限定條件,縮減為4次、30日。
我國是汽車生產、銷售、使用大國。對每個家庭來講,汽車都是名副其實的“大件”商品,其質量問題往往成為消費者的揪心事。規定的出臺,將對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推動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發揮積極作用。
08、化妝品監管進入2.0時代
2022年1月1日起,一大波化妝品新規將正式施行。這些規定對化妝品原料、注冊備案、生產經營等全鏈條、全產業管理進行了“拉網式”監管。可以預期的是,這些規定的實施,將進一步促進化妝品行業的健康發展。
其中,《化妝品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辦法》是我國首部專門針對化妝品生產經營管理的部門規章,對化妝品生產許可、生產管理、經營管理、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作了具體的規定。
《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規定了覆蓋注冊備案管理、標簽標識、安全評估、生產經營、上市后監管等全鏈條監管要求。同時,強調要建立兒童化妝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
《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明確,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特殊化妝品注冊或者進行普通化妝品備案的,應當依據要求對化妝品的功效宣稱進行評價,并在國家藥監局指定的專門網站上傳產品功效宣稱依據的摘要。
《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明確,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申請特殊化妝品注冊或者進行普通化妝品備案前,必須依據要求開展化妝品安全評估,提交產品安全評估資料。
這些新規的落地,意味著化妝品監管2.0時代的到來。這些新規,將成為促進化妝品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石。
09、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實施藥品總數達2860種
12月3日,國家醫保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印發了2021年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國家醫保局醫藥服務管理司司長黃華波介紹,本次調整,共計74種藥品新增進入目錄,11種藥品被調出目錄。從談判情況看,67種目錄外獨家藥品談判成功,平均降價61.71%。
調整后,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內藥品總數為2860種,其中西藥1486種,中成藥1374種。中藥飲片仍為892種。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將于2022年1月1日起執行。與原市場價格相比,通過談判降價和醫保報銷,本次談判預計2022年可累計為患者減負超過300億元。
據了解,自國家醫保局成立以來,已連續4年開展國家醫保藥品目錄調整工作,累計將507個藥品新增進入全國醫保支付范圍,同時將一批“僵尸藥”等調出目錄,引領藥品使用端發生深刻變化。
此外,連續開展6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帶量采購,中選藥品平均降價53%。創新藥進入醫保速度加快,周期大幅縮短,患者可及性明顯提高。通過集中帶量采購和目錄準入談判“組合拳”,顯著降低了群眾用藥負擔。
(編輯 張明富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