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和單位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到2025年,醫療裝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升,主流醫療裝備基本實現有效供給,高端醫療裝備產品性能和質量水平明顯提升,初步形成對公共衛生和醫療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撐能力。
據上海證券報記者了解,本次《規劃》是醫療裝備領域首個國家層面的產業發展規劃。《規劃》聚焦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健康需求,聚焦臨床需求和健康保障,提出了“7556”的推進思路,即圍繞7個重點領域、部署5項重點任務、實施5個專項行動、采取6項保障措施,推進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目標的實現。
“產業規劃目標明確,路徑清晰,重點領域和重點任務與公司戰略發展規劃高度契合,總體感覺《規劃》似乎是為科創企業量身定制的一樣,看著親切又振奮。”祥生醫療實控人、總經理莫若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這是國家給醫療裝備產業的一個實實在在的政策“禮包”,公司要緊抓政策機遇,緊跟國家發展步伐,在科創板加速跑出新里程。
勾勒產業發展清晰“路線圖”
此次《規劃》是國家層面推動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的第一個規劃,足見“含金量”和重要性。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當前階段制定醫療裝備產業發展規劃非常及時、非常有必要。
在王衛明看來,“十四五”時期,我國醫療裝備產業發展既面臨重大機遇,又面臨重大挑戰。一方面,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制造業與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提速,給醫療裝備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同時,全球“大衛生”“大健康”產業快速發展,醫學服務模式從疾病醫學服務向“疾病+健康”醫學服務轉變,從院中診療向院前家庭健康管理、院間資源共享、院后康復的連續性服務方向延伸拓展,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另一方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區域化、本地化調整加速,發達國家爭奪醫療裝備競爭高地日趨激烈,我國醫療裝備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的阻力和競爭壓力明顯加大。
不少產業界、投資界人士在接受采訪時反映,《規劃》出臺恰逢其時,為產業發展勾勒出了清晰的“路線圖”
打開“路線圖”,醫療裝備產業發展的重點、亮點一目了然。《規劃》率先明確醫療裝備產業發展7個重點領域:診斷檢驗裝備、治療裝備、監護與生命支持裝備、中醫診療裝備、婦幼健康裝備、保健康復裝備、有源植介入器械。這7個重點領域基本覆蓋了全人群從防、診、治到康、護、養全方位全生命周期醫療健康服務裝備需求。
《規劃》提出的5個專項行動包括產業基礎攻關行動、重點醫療裝備供給能力提升行動、高端醫療裝備應用示范基地建設行動、緊急醫學救援能力提升行動、醫療裝備產業與應用標準體系完善行動。
產業資本敏銳搶先布局
任務明確,路徑清晰,這份國家級的產業規劃讓醫療裝備全產業鏈都頗為振奮。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胡旭波認為,從頂層設計來看,《規劃》釋放了一個更加明確和積極的信號,國家正積極推動國內醫療裝備產業向高端、創新方向發展,這無疑為我們的產業投資指明方向。
“近年來,啟明創投一直堅持以臨床需求為導向,聚焦高技術含量的領域。《規劃》提到的診斷檢驗裝備、保健康復裝備、有源植介入器械等重點領域,我們前期都有布局。惠泰醫療、三友醫療、啟明醫療等公司均已在科創板、港股上市,還有不少公司在IPO排隊中。”胡旭波表示,“十四五”時期,公司會繼續保持與國家戰略同步,在滿足國家醫療需求的同時,培養被投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能力。
記者注意到,《規劃》將診斷檢驗裝備列為7個重點發展領域之首。要求發展新一代醫學影像裝備,推進智能化、遠程化、小型化、快速化、靜準化、多模態融合、診療一體化發展。“這句話里的很多詞就像是從我們的戰略規劃中提取的一樣。”這讓莫若理興奮不已。
莫若理告訴記者,就智能化而言,祥生醫療較早布局超聲人工智能技術,并走在行業先列。公司儲備的基于5G通信技術的超聲遠程診斷系統技術,實現了專家對基層醫師的遠程指導,使患者可在基層醫院獲得更優質的技術服務,這完全契合了《規劃》中對“遠程化”的要求。公司陸續推出的筆記本彩超、平板彩超,以及手機大小的掌上超聲,使超聲更方便地廣泛應用于急診、麻醉、穿刺等多個醫學臨床環境,充分展示了“小型化”硬科技的魅力。
“目前,公司智能化產品‘乳腺疾病人工智能超聲診斷軟件’已完成注冊前的檢測工作,正以創新產品通道申請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注冊證,有望明年落地。”莫若理向記者分享了祥生醫療在智能化上即將迎來的碩果。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