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网站-午夜精品亚洲-午夜精品一区-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欧美一区二区aa大片-欧美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
下載客戶端

您所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財經頻道 > 產業風向 > 正文

職業教育風生水起 上市公司跨界“執教”

2022-07-26 00:00  來源:證券時報電子報

    證券時報記者 臧曉松 阮潤生

    盡管烈日炎炎,前往揚州智能科技技工學校咨詢報名的學生和家長依舊絡繹不絕。揚杰科技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梁瑤7月25日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今年是第一年大規模招生,最新報名學生已超過500名。”

    揚州智能科技技工學校是A股功率半導體企業揚杰科技打造的職業技能院校,也是國家鼓勵上市公司、行業龍頭企業舉辦職業教育下的一個縮影。特別是隨著今年5月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以下簡稱“新職教法”)正式實施,首次明確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參與職教的主體從傳統的民辦高教,已經逐步拓展到各行各業的上市公司。

    記者采訪了解到,在職業教育領域,上市公司發揮各自專長,正在探索產教融合的新路徑,打造從育人到用人的“直通車”,嘗試打破隱性門檻,破解當下學生“就業難”與企業“招工難”的尷尬局面。

    不拘一格“育”人才

    從瘦西湖景區向北2公里,與揚杰科技總部相距僅3公里,就是揚州智能科技技工學校新校區(以下簡稱“揚州智能”)所在地。

    記者前往揚州智能探訪時,學校的改造升級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實訓樓成為改造的重點:樓內將涵蓋京東電子商務室、人工智能實訓室、光伏應用實訓室、半導體應用實訓室、新能源汽車實訓室等。

    “我們現在只有兩個月時間,要確保在秋季開學前完成各項建設工作。”校長閆建峰強調。

    揚杰科技是國內半導體分立器件IDM廠商,旗下的揚州智能已有36年的辦學歷史。

    據記者了解,揚杰科技從2017年開始嘗試合作辦學,在2020年并購原揚州太平洋重工技工學校,并于今年5月正式更名為揚州智能。

    閆建峰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揚州智能是全省唯一冠以“智能科技”字樣的技工學校,反映出學校的辦學屬性和方向,“我們將打造符合國家先進制造和數字經濟行業所需的專業”。定向培養專業招生計劃顯示,學校培養方向包括網絡直播、農村電商、半導體、光伏、工業機器人技術以及新能源汽車維修等,合作企業則包括京東集團、晶澳科技、中興通訊、揚杰科技等上市公司。

    6月17日,揚州智能與京東宣布合作共建數字產業學院,京東全國校企合作總經理楊程當時表示:“產教融合是解決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之間銜接問題的關鍵。”

    除了揚杰科技,金百澤立足于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職業教育,并將其作為公司的重要戰略板塊之一。公司董秘武淑梅向記者介紹,基于公司電子產品硬件創新設計與制造公共服務平臺能力等優勢,金百澤建立了硬見理工教研院,組建專家及師資隊伍,開展校企合作,編制教材及建設課程體系,為電子電路行業的人才標準制定、人才培養、人才評價認證等方面提供服務。

    今年6月,金百澤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簽約并掛牌成立了工業和信息化聯合建設電子電路產業人才基地,作為金百澤國家級電子電路培訓基地建設的重要開端。

    隨著政策持續發力,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內的地位逐步提升。今年5月實施的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中,首次立法明確了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促進職業教育從“層次教育”到“類型教育”轉變;并且新職業教育法強調落實企業在職業教育中的主體地位,提出“推動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

    上市公司“執教”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根據所處行業和公司特色,選擇布局職業教育賽道。

    近日,好想你在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將繼續貫通“中專到大專再到本科”的培養通道,完成“中專-大專-本科”的系統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軟控股份則創辦了青島橡膠輪胎工程專修學院,目的是“為企業培養在擴大規模、提高質量、技術創新過程中所需的大批專業工程技術人才”;另外,捷安高科旗下的鄭州捷安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有限公司仍處于籌備階段。公司表示,該項投資主要目的是完善公司業務布局,并配合公司戰略規劃,補齊公司業務短板,使公司能更好地參與到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當中。

    軟通動力在回復投資者時也表示,在教育領域,公司業務規劃著眼于開展實習實訓和職業教育培訓,打通學校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最后一公里”,包括針對高校開展實習實訓、專業共建、實驗室共建等校企合作業務;針對企業開展人才供給服務,和當地企業及高校對接,定向進行人才資源輸送;依托各項資源在當地開展技能培訓等。

    上市公司主導辦學:

    從自用到他用

    不同于傳統教育背景出身的民辦院校,上市公司建校辦學,布局職業教育的初心,最初更多是為了滿足企業自身用人需求。

    “當時是以慈善為初衷招收貧困生,免費培養并幫他們解決工作。”揚杰科技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梁瑤向記者談及辦學初心,坦言公司從5年前開始嘗試辦學,之前主要為自己培養產線技術員。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到,揚杰科技在2017年還在上饒市創辦了江西揚杰電子科技學院,揚州和上饒的兩所學校都曾實行“三免一包”,即免學雜費、免住宿費、免餐費和包到上市公司就業的辦學模式。“當時招收的學生不多,主要來自云貴川等偏遠地區,畢業后有一半左右進入揚杰科技工作,其他學生則根據個人意愿選擇回家鄉就業。”

    辦學過程中,揚杰科技發現整個社會專業技術人員缺口非常大,于是決定將職業教育作為公司的重要戰略發展方向。

    “新的《職業教育法》堅定了我們興辦職業教育的信心,今年是第一年大規模招生,最新報名學生已超過500名。”梁瑤表示。

    中國是全球制造業大國,也擁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職業教育體系,年均輸送1000萬畢業生,但職業技能人才占比低。有數據顯示,國內技能人才占勞動力人口總量的比重不到30%,遠遠落后于德國、日本等制造業強國的70%到80%比例,而且技能人才面臨巨大缺口,即便在今年“就業寒冬”,職業教育人才仍然供不應求。

    據統計,深圳職業技術學院2022屆畢業生招聘中,企業求人倍率約為7;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每年學校推薦崗位數量與畢業生人數之比平均約15:1。BOSS直聘研究院今年發布的報告顯示,新能源、航空航天、集成電路、工業自動化等高端制造業領域的招聘規模快速增長,同比增幅超過40%,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新能源、半導體等行業對職業技術人才更是求賢若渴。

    身處熱門新能源動力電池賽道,某全球領先激光焊接設備主流供應商也遭遇用工荒。公司高管向記者吐槽,此前由于上游煙管部件的供應商招不到焊接工人,公司“被迫”自己擼起袖子進行自動化改造。“現在深圳招個成熟焊接工,工資都得開到1.5萬元。”上市公司高管向記者表示。

    從事超精密直線電機運動平臺的克洛諾斯正在迅速擴產,公司產品服務于鋰電池、光伏、半導體設備等多個行業,公司也是高薪攬才。公司負責人也向記者透露,目前暫時不存在招工難問題,“公司招攬的技術員工工資隨職級提升,通常干滿1年多工資很快就超過萬元了。”

    不僅基層的職業技術工人,“工程師荒”也備受關注。某頭部芯片IP授權企業高管談起人員流動,給出了離職率數據:行業內平均水平是12%,公司保持著離職率6.8%,已經遠低于行業水平。“我們公司辛辛苦苦培養的員工,獵頭直接開價翻倍挖走。”

    光啟技術董事長劉若鵬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工程師荒是我國產業快速發展與創新人才斷層作用下的結果,必須盡快解決。”劉若鵬建議,要加快對于工程碩士和工程博士的培養力度,而且要形成一定的數量規模,充分發揮高新企業與科研院所等的科技資源和能動性,有針對性地去培養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發展所急需的、高端的工程技術專業人才。

    在培養高端職業人才方面,企業技術、資金等優勢和能力也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去年10月份,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緊密對接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優先發展先進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產業需要的一批新興專業,“鼓勵學校開設更多緊缺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專業,形成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專業體系”。

    完善教學體系

    打通產教融合“最后一公里”

    面對企業、產業以及市場的多重需求,上市公司選擇“執鞭”職教市場。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新職業教育法鼓勵社會力量包括上市企業、行業企業來辦職業教育,“推動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甚至是訂單培養,來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同時為企業輸送高質量技能型人才,這是上市企業和行業企業要確定的出發點”。

    在熊丙奇看來,要實行深度的產教融合、訂單式培養、校企合作,“一定是出自企業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而且職業教育最重要的使命是為產業發展培養適用的高技能人才。

    放眼整個教育行業,近年來職業教育相關企業增長明顯。天眼查數據顯示,2016年職教類企業注冊量首次破千家;2019年注冊量突破2000家;2020年新增2700余家,達到歷史峰值;2021年注冊量有所下降,仍新增2300余家。今年以來,我國已新增職業教育相關企業近400家。

    受到2021年“雙減”、轉設暫停等教育行業政策影響,教培行業深受重創,而職業教育投融資異軍突起。據多鯨教育研究院發布的《2022中國職業教育行業報告》顯示,職業教育一級市場共發生融資61筆,融資數量超2020年數量總和,融資總金額突破78億元;另據黑板洞察統計,2022年1~4月,教育行業有53家企業獲得融資。這其中接近一半是職業教育公司。

    不過,職業教育行業依舊面臨諸多“隱形門檻”。

    據2021年《教育家》雜志發布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大型問卷調查報告》顯示,受訪學生和家長在選擇“職業教育發展面臨的最大困難”時,均把“社會認可度”排在前列。另外,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020年發布的一份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滿意度測評報告顯示,中職畢業生面臨較多就業壁壘、“同工不同酬”的窘境,職業發展空間受限,離職率高,就業穩定性低。

    從體系上,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明確了高等職業學校教育由專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這意味著,職業教育將形成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直通車”。其中,本科層次職業教育更是備受關注。目前全國共有本科層次職業學校32所,職業本科在校生人數達12.93萬人;根據《意見》提出的目標:到2025年,職業本科教育招生規模不低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的10%,職業教育吸引力和培養質量有望顯著提高。

    金百澤董秘武淑梅表示,“新修訂的《職業教育法》剛頒布,新政策的落地實施需要時間緩沖,存在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尚未普及、市場整體投入不大的不足、技術技能人才的地位和待遇有待提高等情況和問題,就業的‘隱形門檻’也待逐步破除。”

    對于電子電路行業而言,武淑梅表示,行業轉型對行業人才標準建設、職業技能培養、人才評價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完善職業教育體系、豐富職業教育模式對于行業人才培養非常重要。“目前公司已經與高職院校有深入的合作,并共建專業和教學體系,旨在數量和質量方面,都有一個大幅的提高。”

-證券日報網
  • 24小時排行 一周排行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證券日報APP

掃一掃,即可下載

官方微信

掃一掃,加關注

官方微博

掃一掃,加關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国产精品九九九久久九九 | 国产片91人成在线观看 | 黄色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 国精视频一区二区视频 | 国产无限 | 福利一区国产 | 黄色三级毛片 | 国产精品三级一区二区 |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 久久天天 | 成人在线综合 | 狠狠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网 | 久香蕉 |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免费成人黄色片 | 久草最新网址 | 农村妇女色又黄一级毛片不卡 | 久久99国产视频 | 免费黄色三级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美女在线 |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韩久久 | 成人国产永久福利看片 | 国产免费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毛片无码 | 麻豆精品a在线观看 | 美女三级毛片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有声小说 | 国内自拍小视频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 | 欧美88888在线观看 | 成年女人a毛片免费视频 | 福利在线免费视频 | 国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理论亚洲区美一区二区三区 | 极品丝袜老师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福利午夜h视频 | 激情五月婷婷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