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鶴 見習記者 馮雨瑤
鈉離子電池作為新興領域,與其相關的行業標準正在加速推進中。日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官網發布《關于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征求意見1稿)征求意見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指出,鈉離子電池標準起草組完成了征求意見1稿的編制工作。
在鋰資源短缺、價格一路上揚以及儲能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鈉離子電池因具有資源資源豐富、成本低廉、安全性好等優勢,與鋰離子電池形成互補。目前,鈉離子電池在關鍵目標領域成功實現了示范應用,并已進入量產階段。
“行業標準走在前面,可以避免一些市場亂象的發生,對行業的規范化發展肯定是好事。”真鋰研究首席分析師墨柯告訴《證券日報》記者。
鈉離子電池迎量產化前夜
據上述《通知》,要求各相關單位于10月23日前將意見反饋,工作組秘書處將擇期組織召開標準征求意見1稿討論會,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據了解,今年7月份,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消息稱,我國首批鈉離子電池行業標準立項。
因上游資源儲量豐富,中游材料成本低廉,制造環節與鋰離子電池相通,鈉離子電池成為鋰電池的有效補充。據財通證券研報顯示,鈉離子電池量產成本比鋰離子電池低35%左右。
墨柯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鈉離子電池的能量密度稍低,必須要價格相對更低一些才會有市場,因而在那些更注重電池成本但對電池體積和重量不是很在意的市場(如儲能、電動自行車等),鈉離子電池只要能做到綜合性價比相對更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鋰離子電池。”
財通證券分析認為,預計2025年鈉離子電池市場規模為398億元,行業處于量產化前夜。
9月30日,華陽集團與中科海鈉聯合打造的全球首批量產1GWh鈉離子電芯生產線在山西陽泉市正式投運,意味著鈉離子電池將實現從中試到量產的關鍵轉換。
10月9日,中國能建安徽院發布消息,中國能建中電工程安徽院中標三峽能源安徽阜陽南部風光儲基地項目儲能系統EPC總承包工程。該項目是目前華東區域最大的電網側化學儲能項目,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鈉離子儲能電池項目。
產業上下游加碼布局
鈉離子電池產業鏈上下游也在加碼布局該領域。
近期,多家企業透露了鈉離子材料的最新進展。振華新材表示,公司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領域布局較早,目前已實現噸級產出并銷售。公司研發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具有高壓實密度、高容量、低pH值、低游離鈉及低成本的特性。
格林美在公開互動平臺回應稱,公司從2019年開始啟動鈉離子電池材料的技術攻關,在普魯士藍和層狀氧化物等鈉離子電池材料兩大技術路線均已積累了相關產業技術并和多家下游客戶正在認證,隨著鈉離子的產業化進程以及認證加快,公司將適時推出量產技術,以跟上鈉離子電池的市場需要。
除正極材料環節外,在電解液環節,新宙邦表示,公司具有生產鈉離子電池電解液的技術儲備,對六氟磷酸鈉產線的規劃處于前期階段。
另在下游應用端,一眾電池企業也在加碼布局鈉離子電池。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上回答投資者提問時稱,正致力推進鈉離子電池在2023年實現產業化。9月9日,孚能科技在其戰略及新品發布會宣布,計劃在2023年推出第一代鈉離子電池。
“由于鋰礦資源數量有限,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在沒有替代性產品出現之前,鋰離子動力電池高價仍會繼續持續一些時間。”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來看,鈉離子電池技術還不成熟,在未來三五年內,企業仍然需要加大研發,謹慎布局。”
墨柯提醒道:“鈉離子電池應用技術開發最大的難點,就是當鋰離子電池成本重新進入下滑通道的時候,鈉離子電池在技術成熟度方面追趕的同時,還要能保持相對的綜合性價比優勢。總體而言,鈉離子電池的發展之路不會一帆風順,企業要爭取生存和發展空間,同樣需要很大努力。”
(編輯 孫倩)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