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工信部網站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今年以來,政策加大對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支持力度,相關車企強化布局,搶占優質賽道,加快轉型升級。業內人士表示,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已成為汽車產業的發展趨勢,智能網聯將重塑汽車產業價值鏈體系。
助力產業發展
此次發布《關于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準入和上路通行試點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通知”),旨在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性能和安全運行水平,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征求意見稿意見反饋截止日期為2022年12月1日。
在全國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工作基礎上,工信部、公安部將遴選符合條件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和具備量產條件的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開展準入試點;對通過準入試點的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在試點城市的限定公共道路區域內開展上路通行試點。
上述通知明確,智能網聯汽車搭載的自動駕駛功能是指國家標準《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定義的3級駕駛自動化(有條件自動駕駛)和4級駕駛自動化(高度自動駕駛)功能。
試點城市應當具備相應的地方性法規或管理政策、組織協調機制等政策保障條件;具備符合一定條件的公共道路、交通基礎設施、通信基礎設施、高精度地圖等必要的基礎設施條件,試點道路的交通設施應當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要求。此外,具備良好的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與示范應用基礎、省級或市級智能網聯汽車安全監測平臺、汽車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管理能力、安全隱患和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等安全管理條件。
在試點汽車生產企業方面,通知特別突出了“安全”字眼,明確指出試點企業應具備汽車功能安全、預期功能安全、網絡安全、數據安全、軟件升級、風險與突發事件等安全保障能力;具備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監測服務企業平臺,可對試點車輛的安全狀態進行監測并建立報告機制;具備用戶告知機制。
“相關標準作為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前提條件,對行業發展、企業轉型升級及主動參與市場競爭都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智能網聯汽車正向溢出效應巨大,開展試點工作并明確相關條件,對于推動智能網聯汽車上路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安全性、助力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多地積極推動
多地積極推出舉措,搶抓發展機遇,營造良好的政策環境,全力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
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走在全國前列。2021年,深圳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業收入達1066億元,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為54.4萬輛,開放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145公里,并率先在媽灣港實現智能網聯汽車規模化示范應用。
今年6月出臺的《深圳市培育發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技術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產業基礎研發能力明顯增強,培育一批智能零部件供應鏈重點企業,實現網聯化先發引領、智能化大幅躍升、電動化全面滲透。其中,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000億元,形成10家以上營收超百億元企業和20家以上營收超十億元企業的戰略梯隊,培育和引進一批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產業集聚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和應用高地。
目前正處于征集意見階段的《深圳市關于促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擬推出16條措施助力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在搭建平臺、優化環境、引進人才和加大金融服務力度等方面全面支持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并拿出“真金白銀”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落戶。
根據《上海市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實施方案》,到2025年,上海市初步建成國內領先的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發展體系。產業規模力爭達到5000億元,具備組合駕駛輔助功能(L2級)和有條件自動駕駛功能(L3級)汽車占新車生產比例超過70%,具備高度自動駕駛功能(L4級及以上)汽車在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實現商業化應用。此外,核心技術研發取得重大進展,核心裝備初步實現自主配套。大規模、多場景、高等級、多車型應用初具規模,智慧交通生態加速融合。智慧道路基礎設施實現重點區域覆蓋,基本滿足車路協同、智慧交通、智慧出行應用需求。規則、標準、監管體系實現突破優化,基本建成系統完善的智能網聯汽車管理體系。
日前發布的《重慶市建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行動計劃(2022-2025年)》明確,到2025年,重慶市基本建成相對完整、重點突出、全國領先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鏈體系,力爭打造1家全國前十、一批全國領先的零部件企業,突破一批重點關鍵技術,形成一批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前列的單項產品。力爭引進300家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企業,推動500家傳統零部件企業轉型升級,零部件領域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到100家,全市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產業規模達到2500億元。
企業強化布局
近年來,新能源、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給汽車產業帶來巨大變革。智能網聯將重塑汽車產業價值鏈體系。在汽車行業加快數字化轉型的背景下,車企加大布局力度,發力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以期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上汽通過集成內外部創新資源,打造‘七大技術底座’,包括覆蓋純電、混動、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的三大整車技術底座,以及涵蓋動力電池、動力總成、電驅系統和軟件架構的四大關鍵系統技術底座。”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表示,公司通過整合資源、共享平臺和推出新品,加快推動電動智能網聯技術持續產業化、產品化。
廣汽集團深度參與智能網聯汽車領域,打造智能網聯汽車大生態。公司成立了智能網聯技術研發中心,在智能網聯領域大力推進對外開放合作,攜手構建跨界融合的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圈。
今年7月,廣汽集團與商湯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智能駕駛、智能車艙、智能網聯、汽車元宇宙、AI工具鏈、超算中心等領域深入挖掘合作機會,開展全面業務合作。
華泰證券認為,頂層設計為汽車產業指明發展方向,智能化、網聯化、車路協同將帶動傳統汽車產業實現三大轉變,即從機械產品向電子信息智能產品轉變,從交通工具向智能移動空間和應用終端轉變,從單一制造業向多產業(汽車制造業、電子產業、互聯網產業、信息通信業、交通產業)融合轉變。整車、零部件、軟件、通信及交通基礎設施等產業鏈環節的企業須轉變思維,在新的產業生態體系中尋求新的定位。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