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姚堯
11月24日,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開幕。今年展會上出現了擁有全球領先LNG(液化天然氣)船舶制造技術的中國公司的身影。作為目前全球航運市場中最為炙手可熱的“明星”之一,已涉獵LNG船舶制造及海運業務的公司無疑成了各方關注的焦點。
廣州萬隆證券咨詢顧問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對《證券日報》記者說:“LNG運輸的好行情從去年年底就已經啟動,有可能成為今年最賺錢的生意之一。”同花順金融數據顯示,11月23日,LNG船租賃費為39.01萬美元/天,較年初的9.01萬美元/天上漲超3倍,較去年同期的30.51萬美元/天也上漲了27.86%。
隨著LNG船運費高位徘徊,國際天然氣價格也再度飆升,持續利好相關上市公司業績改善。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告訴《證券日報》記者,“促使LNG船租賃費持續高位的因素較多,主要是地緣政治因素導致歐洲的管道天然氣輸入量大幅減少,不得不利用LNG船運輸天然氣以解燃眉之急,使得LNG船運市場陷入一船難求局面,運費水漲船高。作為連鎖反應,許多國家由于擔憂本國能源安全,也相應提高了天然氣儲備,這令LNG儲運市場持續火爆。”
全球天然氣供需持續失衡
隨著各國對清潔能源需求的增長,LNG領域正迎來廣闊的發展前景。國際能源署(IEA)預測2030年至2035年全球能源結構中,LNG將取代煤炭成為全球第二大能源。在全球LNG市場上,我國也是重要買家之一。11月21日,中國石化與卡塔爾能源公司簽署了為期27年的LNG長期購銷協議,卡塔爾能源公司將每年向中國石化供應400萬噸LNG。這些都是LNG儲運行業蓬勃發展的基礎。
當然,除了需求長期增長外,LNG船租賃費持續高位也與目前全球天然氣供需失衡,天然氣價格持續上漲直接相關。
國際天然氣價格自從去年4月份開始就步入上行通道,隨著地緣政治趨于緊張,致使2022年以來天然氣價格進一步沖高,特別是今年6月份至8月份,本應是歐洲天然氣消費傳統淡季,但天然氣價格不降反升。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11月23日收盤,荷蘭TTF天然氣期貨價格為129.62歐元/兆瓦時,較月初的116.19歐元/兆瓦時上漲11.56%,較2022年年初的80.43歐元/兆瓦時已上漲61.16%;截至當地時間11月23日收盤,2023年1月份交貨的NYMEX天然氣期貨主力合約收盤于7.76美元/百萬英熱,較月初的6.51美元/百萬英熱上漲19.2%,較2022年年初的3.67美元/百萬英熱已上漲111.44%。
吳啟宏說:“日本經濟產業省在報告中稱,在‘北溪’管道停運且短期恢復無望背景下,到2025年1月份,全球可能出現約760萬噸LNG短缺,相當于日本一個月的進口量。據預測,全球天然氣供應市場將在未來3年內加劇競爭,天然氣市場環境將發生極大變化。”
東海證券也表示,“北溪”管道事故造成的天然氣缺口約為24億立方米/月,結合歐洲天然氣儲備情況,歐洲剩余可用的LNG進口設施流量為59.7億立方米/月,雖然通過進口LNG可以保證歐洲今年的天然氣消費需求,但無疑將忍受高昂的LNG價格。
雖然前不久,受儲氣水平已接近臨界值影響,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一度跌至負值,但這并未影響除歐洲外,其他天然氣進口國對LNG的熱情,也為LNG儲運帶來了巨大商機。
利好政策加持LNG儲運領域
LNG是一種可實現遠距離跨區域運輸、調配的清潔能源,整個產業鏈是一個資金和技術密集、涉及環節較多的體系。隨著天然氣消費需求穩步增長,在建設天然氣儲運設施方面,我國正加速推進。
11月18日,來自卡塔爾的“阿爾魯瓦斯”號LNG運輸船靠泊天津LNG接收站1號泊位,接卸9.3萬噸液化天然氣。其中,天津LNG接收站二期項目兩座22萬立方米的儲罐已投入使用,儲氣能力從3.8億立方米提升至6.4億立方米。
我國LNG行業形成于20世紀90年代。在2021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且截至2021年底,我國已建成沿海液化天然氣接收站22座,總接收能力9227萬噸,建設規模位居全球首位。
在政策持續加持,市場規模迅速膨脹背景下,LNG儲運行業市場“錢”景無限。據不完全統計,同花順數據顯示,在A股市場中,主營業務和主營產品涉及LNG存儲及運輸(已剔除涉及制造LNG船公司)的公司包括京城股份、雅克科技、深圳燃氣、勝通能源、洪通燃氣等在內的10家公司。
受LNG儲運市場火爆等因素影響,上述10家公司11月1日至11月24日的市場表現相對強勢,共有9只個股期間實現上漲,占比九成。其中,京城股份、新奧股份、勝通能源期間累計漲幅超10%。
與此同時,這10家公司的前三季度業績也普遍較好。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共有8家公司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占比超八成。其中,廣匯能源的前三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幅達到126.36%。最近30日內,新奧股份、雅克科技、深圳燃氣、廣匯能源還獲得了機構給予的“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
LNG船舶制造公司獲機構集中推薦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在整個天然氣產業鏈,雖然從盈利占比角度看,最上游的天然氣開采領域最賺錢,但LNG船舶制造和國際貿易公司的業績肯定也會獲得相當程度地支撐。”
10月19日,中國船舶集團稱,集團旗下第十一研究所自主研發設計的國產首臺MARKIII型液化天然氣液貨圍護系統波紋板全位置自動焊接裝備,已通過權威機構法國GTT公司的認證,成為中國第一家獲此認證的企業。其實在LNG船舶制造領域,我國的技術水平已取得實質性突破,與全球頂尖的LNG船舶制造商處于同臺競技狀態。
同花順數據顯示,據不完全統計,在A股市場中,主營業務涉及LNG船舶制造,以及國際LNG貿易業務的公司包括中遠海能、招商輪船、招商南油、九豐能源等4家公司。
受LNG海運市場持續升溫影響,前述4家公司11月1日至11月24日市場表現相對強勢,4家公司全部實現上漲。
從市場需求角度看,吳啟宏說:“據Clarksons預測,若亞洲LNG貿易增長不受影響,同時LNG船取代所有俄羅斯出口至歐洲的管道天然氣,到2030年將產生約110艘LNG船新增運力需求。從長期看,隨著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需求越來越大,LNG船的市場需求將保持增長勢頭。”
此外,前述4家公司最新公布的前三季度業績也普遍較好。上市公司三季報顯示,前述4家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其中,招商南油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超200%,達到263.75%。招商輪船、九豐能源、中遠海能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66.13%、54.47%、44.19%。
盤和林說:“我國是全球少數具備LNG船舶制造能力的國家,由于我國造船業效率較高,供應鏈比較完整,我國在LNG船舶制造方面已獲得規模優勢。目前,地緣政治因素導致LNG海上運輸需求增加,也間接推動了LNG船舶制造領域的發展。”
最近30日內,前述4家公司獲機構給予“買入”或“增持”等看好評級。其中,中遠海能和九豐能源分別獲得10次和8次看好評級。
(編輯 袁元 策劃 張穎)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