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賈麗
12月6日,在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主辦的第19屆中國音視頻產業大會(AVF)上,《消費電子領域知識產權許可機制指南》(下稱《指南》)標準實施成果正式發布。此舉被業界評價為知識產權許可中國方案的重要實踐,也是對消費電子業許可歷史的改寫。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生產國和消費市場。消費電子產品高度依賴國際標準和標準必要專利(SEP)。然而在標準必要專利許可領域,由于全球范圍內缺乏清晰可遵循的交易規則,交易雙方存在信息不對稱、地位不對等問題,許可糾紛頻發。
當天,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執行秘書長彭健鋒接受《證券日報》記者專訪時表示:“該部《指南》填補了知識產權許可標準化方面的空白,并在標準細則、義務邊界等方面取得突破,對指導許可雙方開展談判、提高許可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提升了國內消費電子行業話語權。標準發布以來,受到各地和行業的廣泛關注,多方實踐案例出現,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果。”
許可糾紛頻發等問題有望進一步解決
當前,我國消費電子產銷規模均居世界第一。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顯示面板占到全球出貨量的60%,消費終端占到全球出貨量的70%—90%。中國品牌伴隨著國際化進程,全面融入全球的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體系。
而在此過程中,消費電子產品對國際標準和標準必要專利有著較強依賴。但國際上對SEP許可并未建立起完善的制度和規程,交易效率低下,糾紛頻發。
其中,雙方交易中信息不對稱、許可費率存在爭議等問題最為凸顯。具體來看,當前,專利權人傾向于向終端廠商收取專利費。但專利技術往往是附著于在芯片等最小單元零部件上的,終端廠商從第三方采購零部件時并不掌握專利的實施情況,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且以終端售價為基數的計價模式,往往會導致許可費率過高;而部分未繳納專利費的小廠,卻因成本更低而獲得競爭上的優勢,造成了市場競爭的不公平。
為了進一步規范許可行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鼓勵創新,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于2021年出臺了《消費電子領域知識產權許可機制指南(T/CVIA 91-2021)》團體標準。
彭健鋒表示,這部《指南》填補了知識產權許可標準化方面的空白,并實現以下幾個突破。一是,在國際通行的“公平、合理、非歧視”原則(FRAND)的基礎上,首次引入了“發展”的原則,有利于推動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二是,首次在標準中提出以專利附著、技術貢獻附著的“最小可售單元”為許可標的物。技術貢獻與收益相匹配,也規避了消費電子領域產品多元化、個體性強、價格差異大等復雜問題,有利于推進許可達成;三是,明確了許可雙方的權利義務邊界,合理限定了許可人在信息披露方面的義務,提高雙方信息對等性;四是,明確了許可談判的具體實施細則,包括人員管理與執行的具體要求等。
其中,確認面向“最小可售單元”進行許可的要求,大幅解決了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對行業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彭健鋒透露,針對專利許可定價難的問題,協會正在組織知識產權界、法律界和產業界還在共同研究并加緊出臺《消費類電子產品專利實施許可定價指南》,這部標準有望在2024年出臺。
帶動全行業自主研發及產業化
在消費電子行業的終端、芯片、操作系統等領域及相關標準規范實施上,上市公司及頭部企業亦成為中堅力量。
據了解,作為地面數字電視國標專利池的運營主體,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由上海高清、華智眾創聯合長虹、創維、康佳、海爾、北廣科技、上海文廣等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等共同參與籌建,推動了《指南》的實施。
上海數字電視國家工程中心副總經理王堯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我們在地面數字電視國標專利許可的過程中,參考了《指南》,在實踐面向‘最小可售單元’進行許可的舉措得到了業界的理解和支持。”
他透露,直接對芯片進行專利許可,為我國消費電子產業鏈節省了大量的專利費用,有力地推動了地面國標的全面普及應用。“技術—標準—專利—產業”創新大循環也帶動了全行業自主研發及產業化道路。
2023年,中國消費電子行業也是充滿變化和挑戰的一年,智能穿戴等新興產業推動產業規模發展。根據《2023消費電子行業經營趨勢白皮書》顯示,2023年中國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2.7萬億元,同比增長9.8%。
“國內消費電子企業應在新技術興起之際,抓住創新機遇,并在操作系統、主流芯片架構及應用軟硬件方面加強研發、做好兼容適配,聯合產業鏈加快應用推廣和生態建設。”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