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喬宇
日前,“千帆星座”的首批組網衛星以“一箭18星”順利升空入軌,標志著我國向組建全球衛星互聯網邁出重要一步。按照規劃,到2025年,“千帆星座”將完成一期648顆衛星的部署,初步構建全球覆蓋的衛星互聯網系統。
“千帆星座”外,我國還有中國星網打造的“GW星座”以及“鴻鵠-3”星座兩大“萬星星座”計劃等待騰空。對此,華泰證券通信首席分析師王興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我國發射低軌衛星數量將大幅上升,參考星鏈的發星節奏,2025年我國或將發射超過一千顆低軌衛星。
在衛星發射大幅增長的同時,如何降低發射成本引發關注。而發射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被視為降低衛星發射成本、提高衛星發射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
“目前很多企業都是按照可回收的標準來制造火箭的。”王興表示,“這意味著,火箭回收技術作為產業核心環節或將出現顯著突破。”
火箭回收技術有望明年實現商用
對標馬斯克spaceX火箭項目,我國正在積極推進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的研發,以降低發射成本和提高發射效率。
在政策端,多地已發布相關文件支持火箭回收技術發展。今年1月份,北京市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北京市加快商業航天創新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8年)》的通知,提出力爭三年內完成百公里級亞軌道火箭回收飛行驗證,五年內實現可重復使用火箭入軌回收復飛,大幅度降低發射成本。上海市以及成都市此前亦發布相關行動計劃及規劃,支持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等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
在政策支持等因素的推動下,深藍航天、中科宇航、天兵科技、藍箭航天等企業正在可重復使用火箭研發方面持續發力。
“預計在今年9月份,我們的一子級高空垂直回收飛行試驗即將測試。”深藍航天副總經理鄭澤對《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該試驗是中國首個可回收入軌火箭的一子級的高空VTVL試驗。
據深藍航天透露,可回收火箭“星云—1”預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實現發射入軌并回收。
“我國火箭回收業務雖然仍處于0到1的發展階段,但已經非常接近1了。”鄭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主要的技術和工程攻關工作已進入最后的工程驗證階段,并將在明年全面開啟商用,從前期投入和技術積累階段邁向商業轉化和投資收獲期。未來,深藍航天火箭回收業務能夠使衛星發射的成本降至現有成本的1/3。
多家上市公司著手布局
圍繞著火箭回收相關業務,部分上市公司已有相關產品布局。豪能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參股公司航天神坤為“雙曲線二號”配套結構件產品。此前,星際榮耀公司研制的雙曲線二號可重復使用液氧甲烷驗證火箭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圓滿完成第二次飛行試驗任務。
談及星際榮耀雙曲線驗證火箭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廣聯航空表示公司為其配套供應商,參與多個型號的研發任務,為其提供航天零部件等配套服務。
火箭回收相關業務的研發、設計及生產制造等業務正在推進。泰勝風能表示,公司與由控股股東參投的星河動力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在火箭箭體結構、貯箱產品,及火箭發射、回收設施等研發,設計及生產制造,新型技術和應用方面展開全面深度合作。
觀典防務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公司已經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了專業團隊進行可回收火箭相關技術的前瞻性研究。
更多相關產業正在等待火箭回收業務的進一步發展。超捷股份表示,火箭箭體結構件可回收部件修復屬于公司商業航天業務方向之一,公司箭體結構件制造相關技術可以應用于火箭可回收部件修復。
星網宇達亦表示,在火箭發射回收領域,相關的遙測控數據以及現場視頻都可以通過衛星通信進行傳輸,因此公司的技術在該領域具有一定的關聯應用。
深藍航天常務副總裁趙亞告訴《證券日報》記者,火箭回收業務能夠大幅降低天地運輸成本、提升火箭發射密度,會促進一批以前不具備商業化條件的上下游產業大規模涌現,從而將下游應用不斷拓展至太空旅游、空間站建設、星際運輸等諸多方面,不斷拉動上游研發、材料、制造等鏈條升級,帶動國內萬億元量級航天及相關產業的繁榮。
(編輯 郭之宸 上官夢露)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