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僖
春回大地,又到了一年一度春耕備耕的關鍵時期。越來越火熱的AI大模型與智慧農業機械牽手,會給傳統春耕帶來怎樣的新變化?在AI浪潮中,農業機械行業又呈現出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濰柴雷沃”)規劃建設的山東省濰坊市高密智慧農業示范基地(以下簡稱“高密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在基地內,低空無人機遙感、田間布設的傳感器、農場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等設備和系統,正通過AI大模型與智慧農機共同協作,賦能春耕,編織出一幅“新中有數”的春耕新圖景。
記者在現場看到,技術人員正忙著開展春耕前的準備工作:通過低空無人機遙感、地面人員采樣、田間布設的傳感器采集數據,并將數據實時傳輸至農場綜合應用管理平臺的“智慧大腦”,再經由AI大模型進行全面分析。
濰柴雷沃精準農業技術開發部業務人員馮凱對《證券日報》記者說:“這相當于我們對農田做了一個全面的體檢。結合土壤養分分布圖和產量地圖,管理平臺會生成一張變量施肥的處方圖,之后便會下發到智能農機上,農機就可以根據土壤情況在不同的區域施用不同的施肥量。”
馮凱介紹:“高密智慧農業示范基地目前可示范輻射周邊超10萬畝耕地的科學種植。”高密市姜莊鎮就在輻射范圍內,該鎮的種植戶能在基地的農場綜合應用管理平臺上,輕松獲取自家地塊里的農情數據信息。
“過去春管、備耕,基本都是靠祖輩傳下來的經驗,現在有了這種新型的智慧春管,確實讓我們對自家農田的具體情況心中有數。”姜莊鎮的一位種植戶對《證券日報》記者說。
濰柴雷沃智慧農服業務負責人程光科告訴《證券日報》記者,濰柴雷沃技術團隊通過監測分析這些農情數據,并結合氣候特點,提出更加精準的冬小麥施肥、保墑的春管方案,還可以現場進行技術指導。
這場“新”潮涌動的春耕畫卷背后,是濰柴雷沃綜合運用AI大模型實現的新突破。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研究院院長李德芳表示,公司成功開發出了“灌溉”“養分”“病蟲害”“作物生長”等4個AI大模型。通過田間的墑情傳感器、氣象站、蟲情監測、苗情監測等設備,土壤濕度、氣溫、降水量、病蟲害動態及作物生長情況被實時采集,AI大模型分析后可相應生成更加精準的補水、施肥、病蟲害防治、播種、田間管理及采收方案,由此便可實現精準、高效的農業生產全過程管理。
AI大模型不僅讓春耕備耕變得愈加數智化,同時還引領農業機械行業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
在濰柴雷沃生產現場,智能生產線有序運轉。為護航春耕,公司也在提產量、忙交付。濰柴雷沃拖拉機生產車間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說:“AI大模型作用于農業生產后,進一步提升了對農業機械的要求。相比2024年同期,公司的動力換擋拖拉機需求量迅速上升,生產線上CVT(無級變速)和動力換擋等高端智能拖拉機占比已經超過80%。”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融合應用,農業機械將實現更加精準、高效、環保的作業方式,推動農業生產的現代化進程。因此,農業機械行業也應加強自主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以適應市場需求和行業競爭的變化。
(編輯 張博)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正川股份:2024年年度股東大會決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安卓
IOS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