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詩鈺
7月2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工業企業財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加快0.7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利潤增長20%,增速比5月份回落1.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昨日表示,從數據來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明顯,工業企業效益總體改善,新增利潤主要來源于鋼鐵、建材和石油開采等行業,價格上漲助推6月份利潤保持快速增長。
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和費用為92.57元,同比下降0.4元;其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4.42元,同比下降0.37元。此外,杠桿率繼續降低。6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6%,同比降低0.4個百分點。其中,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9.6%,同比降低1.2個百分點,國有企業去杠桿成效更為明顯。
從盈利能力來看,有明顯增強。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6.51%,同比提高0.41個百分點。新增利潤較多的行業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利潤增長3.1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1倍;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44.1%;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29.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27.4%。這五個行業對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增長的貢獻率為67%。
何平表示,盡管6月份工業生產增速比5月份有所回落,但價格上漲對利潤增長形成明顯支撐。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7%,漲幅比5月份擴大0.6個百分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5.1%,漲幅比5月份擴大0.8個百分點。據測算,6月份價格變動對利潤增長的拉動比5月份多0.3個百分點。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價格上漲和成本下降推升1月份至6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環比上行,但生產和消費的相對疲弱仍然體現在利潤增速同比的下降。
華鑫證券研究發展部證券分析師曹愻川昨日表示,以工業企業經營效益為代表的部分中觀經濟指標表現比較良好,造成此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經濟結構的轉變與優化。工業企業利潤的回升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扶持制造業政策息息相關,制造業升級無疑將為工業企業效益提升打下基礎。因而,在此基礎上,宏觀與中觀的差距或許意味著,中國經濟的動能正在重新形成。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80014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B2-20181903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3251700網站電話:010-83251800 網站傳真:010-83251801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即可下載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