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2018年前三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會上介紹,從前三季度的主要經濟指標看,央企經濟運行呈現“三增一降、三優一減”的特點。
彭華崗介紹,“三增”:一是收入增,實現營業收入21.1萬億元,同比增長11%;二是效益增,實現利潤總額13491億元,同比增長21.5%;三是稅費貢獻增,上交稅費1.7萬億元,同比增長7.3%;“一降”是負債率下降,9月末中央企業平均資產負債率為66%,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較年初下降0.3個百分點。“三優”:一是投資結構優,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萬億元,同比增長2.7%;二是運行質量優,9月末“兩金”占流動資產的比重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資產現金回收率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現金凈流入同比增長32%;三是生產效率優,人均創收同比增長12.5%,人均創利同比增長23.1%,全員勞動生產率同比提高8.4%;“一減”是成本費用減少,百元營業收入支付的成本費用同比減少0.5元。
此前,國資劃轉社保基金的試點工作已陸續開展,彭華崗就進展情況進行了介紹。目前3戶試點企業已經劃轉了國有資本200多億元,3戶試點的產權變更登記現在已經完成,國資委正在會同社保基金理事會修改公司的章程,辦理工商變更登記。同時,國資委已開始著手研究第二批劃轉企業名單,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中央企業列入劃轉范圍,加大劃轉力度,盡快推動劃轉工作。下一步,國資委將在繼續做好劃轉社保基金工作的同時,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強化國有資產監管,提高國有資本回報,讓國有企業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近期,關于民企與國企關系的討論較多,彭華崗就此問題回應了市場的關切,他表示,第一,要堅持用“兩個毫不動搖”來認識、來把握國企民企的根本關系、長遠關系;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雙向共贏的,兩者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堅持平等互利、優勢互補原則;第三,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進和退,都是基于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市場化行為。國有資本布局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戰略性重組,一直以來都是國企改革的重要方面。
彭華崗表示,有媒體反映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造成“國進民退”現象,事實上,這只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一種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更不涉及意識形態。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