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進口貿易與世界發展”研討會暨系列成果發布會在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陽)順利舉行,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張燕玲,前瑞士蘇黎世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人大重陽高級研究員劉志勤等嘉賓出席本次研討會。會議發布了由人大重陽“進口貿易”研究組撰寫的《中國購買力大布局:“一帶一路”與全球市場轉型》、《中國購買力大崛起:改革開放40年來的進口側結構性升級》、《中國購買力大塑造:中國進口側改革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三份重磅研究報告。
研討會現場
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首先做引導發言,人大重陽院長助理賈晉京主持發布會。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在引導發言中闡釋了三份報告的由來,肯定了人大重陽作為首席牽頭智庫對中國進口博覽會的貢獻,并對三份報告做了概括性介紹。2018年2月,研究院作為進博會中國館的首席牽頭智庫,在6月之前幾乎完成了該項工作,相關成果也轉化成了進博會的實踐。
這三份報告是按照進博會中國館主要講述邏輯進一步學理化、智庫化的闡釋。第一份報告講述了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進口的變化,進口的結構性升級,取名為《中國購買力的大崛起》,過去40年有很多故事,但是40年里面一個最偉大的故事之一就是中國買了全世界好多東西,現在中國已經成為全世界第二大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進口國,去年對外投資額達1.8萬億美元。
第二份報告,講述了“一帶一路”和全球市場轉型的趨勢,講清楚了過去40年的進口情況,以及我們未來的進口貿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就是報告中所講的全球市場正在轉型。過去主要的進口還是來源于歐美日等發達國家,但是未來中國進口結構的格局會發生一些變化,甚至出現重大革命性變化。有人曾經評估過,中非貿易目前達到近1500億美元,2040年預計中非貿易額將會超過中美貿易額。從目前來看,中美之間貿易額約5500億-6000億,中非貿易額今年可能會達到2000億,按照這個趨勢發展,非洲會在未來30-50年左右的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伙伴。
第三份報告,中國進口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講的是未來。未來國際結構、各國產業結構都會出現大的調整。在這過程中,中國在未來3-5年會超過美國,成為全世界最大消費市場和最大進口國。從這個角度講,未來中國人的消費、中國的進口直接涉及到全世界的發展。這份報告中也講述了類似這樣的趨勢,講述了中國進口和世界市場、聯合國2030年規劃以及未來全球發展的聯系,這種聯系就是中國外交政策的目標性戰略,即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
隨后,人大重陽副研究員關照宇代表王文院長領導的“進口貿易”研究小組發布了三份研究報告。
在嘉賓討論環節中,嘉賓們對本次報告都給予了高度評價,并對中國進口以及進博會發表了各自的觀點。研討會由人大重陽院長助理楊清清主持。
前瑞士蘇黎世州銀行北京代表處首席、中國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劉志勤在發言中首先肯定了報告的價值,盡管有很多提高的空間,但是作為基礎研究已經完成任務了,是很出色了。其次,他提出了對中國進口的見解。中國進口壯大是由“三來一補”起步的。中國進口實力增加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差到好、從低到高、從單一產品到全面產品有四大步,這四大階段論證了我們購買力的提高。
中國銀行前副行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燕玲先對三個報告進行了充分肯定。之后,她回顧了中國進口歷史,講述了中國銀行幾代人在金融和進口相關的業務上面偉大的付出和對于中國進口貿易史的重大貢獻,并以自身經歷講解了改革開放初期銀行融資模式,承接資本轉移、利用外資發展,促進企業升級換代以及研發的歷史。到了本世紀,中國已有一定的實力和外匯儲備,中國進口企業有了選擇性和額度,到經常項目可兌換。她指出,廣交會是中國過去進出口的見證者,進博會也對連接世界市場、連接全世界的經濟增長意義重大,長遠看,進博會可能形成全球資源配置的中心。最后,她表示進口業務有利于人民幣的國際化和中國重塑貿易規則。
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周曉晶,中國人大商學院教授、中國人大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陳甬軍,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院副教授趙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倪紅福分別發言。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也是貿易逆差,后來才貿易順差,尤其加入WTO以后,低的勞動力成本切入進去,迅速實現了貿易順差,是我國貿易發展最猛的時期。但是,從貿易進口或者進出口貿易順差、逆差看,中國是貨物貿易順差,服務貿易逆差。中國進口貿易結構還存在服務貿易逆差較大的問題,需要調整和優化。召開進博會也是在說明我們在進一步開放,或者我們在努力降低貿易順差。
13:27 | 創業板公司延續去年增長態勢 2025... |
10:13 | 上市公司年報披露收官:近五成公司... |
23:23 | 2024年度深市上市公司業績穩中有進... |
22:27 | 以點帶面 穩鏈強鏈 2024年度科創... |
22:26 | 出口含“新”量更足!滬市主板公司... |
22:23 | 證監會公布《證券期貨業統計指標標... |
21:59 | 基礎穩、韌性強 滬市主板公司2024... |
21:52 | 澄天偉業:第五屆監事會第三次會議... |
21:52 | 錦波生物:第四屆董事會第十次會議... |
21:52 | 中遠通:第三屆董事會第三次會議決... |
21:52 | 迪森股份:第九屆董事會第一次會議... |
21:52 | 天力鋰能:第四屆監事會第十次會議... |
版權所有證券日報網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567號京ICP備17054264號
證券日報網所載文章、數據僅供參考,使用前務請仔細閱讀法律申明,風險自負。
證券日報社電話:010-82031700網站電話:010-84372800 網站傳真:010-84372633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掃一掃,加關注
掃一掃,加關注